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讯(记者马学礼 李静楠)记者日前获悉,“十四五”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加快建立区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年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2万余场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4万余场,建成县级应急广播体系11个、图书馆分馆125个、文化馆分馆78个,文化事业发展中有5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据介绍,宁夏健全群众文化需求征集和评价反馈机制,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模式转变。同时,创新开展“千名作家联千村进千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行动,持续举办“文化进万家”“文化大篷车”“文艺轻骑兵”和“欢乐宁夏”群众文艺汇演、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活动,将优质文化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为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宁夏支持基层群众自主开展歌咏、剪纸、诗歌、广场舞、舞龙舞狮等文体活动和民俗活动,鼓励办好村跑、村舞、“村BA”、村晚、村歌、村戏等“村字号”文化活动,为基层群众搭建展示风采、展现才艺的活动平台。同时,稳步推进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围绕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并深入挖掘花儿、口弦、剪纸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宁夏元素,将其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社会实践和各类文化活动之中。
此外,宁夏还将进一步优化基层文化场所布局,建设1000个以上乡村“文体小院”,建成覆盖27个市、县(区)的应急广播体系,改造提升一批县级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打造一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力争到“十五五”末实现每万人接受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次数达到5万次以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