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国曾经是一家人,分开后却依旧亲如兄弟,连合体的念头都没断过,这到底是哪对“铁杆兄弟”呢?它们便是捷克和斯洛伐克。拆伙后的岁月里,这对老兄弟时而冷淡,时而热络,可说是当下国际关系里面的一段佳话。
说他们一体同根,要从九世纪说起。当时大摩拉维亚帝国辖下,不只是捷克人、斯洛伐克人,还有西里西亚人、波兰人等一起打拼。大家血脉相连,彼此互称同胞,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一到十世纪,帝国土崩瓦解,几支部族各奔东西,捷克和斯洛伐克也就此分家。
![]()
接下来,捷克走进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版图,斯洛伐克则成了匈牙利王国的北翼屏障。十一个世纪后,匈牙利把斯洛伐克吃进版图,开展严苛的军事化管理,雕塑出一群崇武好战的斯洛伐克人。而捷克人则凭借中欧心脏地理优势,悄悄搞起了政治开放和贸易通商。文艺复兴期间,布拉格成了活字印刷术的先行城市,捷克人的受教育率一路窜升,把斯洛伐克远远甩在身后。可两国的语言相近,信仰无碍,彼此始终把对方当成邻居,街坊里还常串门。
![]()
十五世纪末,奥地利–匈牙利双人舞台上,捷克和斯洛伐克又被拉到一张桌子。可是此时捷克已练就一身工业真本事——帝国内部生产总值的八成都源自捷克地。斯洛伐克却还是一片农田和高山。两兄弟之间,逐渐冒出意见不合。捷克人说:我们受过高等教育,想要更多自治权;斯洛伐克人却觉得:当老老实实的高枕无忧也不错。
![]()
可是成见归成见,他们没翻脸。1918年,奥匈帝国轰然瓦解,“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应运而生。那一下,捷克就像大哥一样,拿出技术、资本、法制;斯洛伐克则贡献农产品和边防兵力。捷克能文,斯洛伐克能武;两人配合默契,算是欧洲版的组合拳。
![]()
二战一来,戏码又变。1938年慕尼黑协定,捷克变成德国的保护国;斯洛伐克一脚踢出共和国,成为德国的傀儡。人心被撕裂,兄弟间仿佛隔着战壕。二战结束后,他们在1945年重新拉手,接着走进了社会主义体系。1948年起,捷克斯洛伐克成了同一条战壕里的共产党国家。
![]()
直到1968年春天,布拉格爆发了“红色多年安静后最清亮的一声爆炸”——布拉格之春。先是杜布切克带来“社会主义人性化”,百姓欢呼雀跃。可快到夏天,华约部队揪着“防止反革命”的幌子开进城。斯洛伐克人站在街角,看着坦克碾碎路面,默然流泪。那一刻,他们又一次心疼彼此。
![]()
时间走到1989年,东欧风暴刮过,老兄弟再度翻篇。人民上街,警察撤离,捷克出现了“天鹅绒革命”。那声音里有风,也有泪,仿佛把几十年的积怨和期望一并释放。社会主义一夜崩塌,捷克和斯洛伐克站在同一个讲台,大声说:我们要自由。
![]()
可好景不长,1992年秋天,两国议会里开始吵:国家怎么管?财政怎么分?捷克人主张市场化,斯洛伐克人想要一步到位的民族保护。他们吵架吵得不亦乐乎,可是没人打架。最后在布拉格和布拉迪斯拉发两地,各自签了一份和平协议,清清爽爽地走向分家。1993年1月1日,两个共和国正式上线,史称“天鹅绒离婚”。
![]()
而此时,欧洲已拉开大联盟的帷幕。2004年,捷克和斯洛伐克双双加入欧盟和北约,理所当然又走到同一阵营;2007年,《申根协定》一签,边境护照检查解除。护照一撤,他们往返就像邻居串门:斯洛伐克人在布拉格当学生、做技术员,捷克人在布拉迪斯拉发开咖啡馆。根据统计,现在大约二十万斯洛伐克人居住在捷克,另有三万人定居在斯洛伐克。
![]()
两国的政府岗位也能互通。2009年,斯洛伐克籍的古斯塔夫·斯莱梅奇卡,拿着工作签证就当上了捷克的交通部长。有人说,这就是铁杆兄弟的高度信任。
![]()
可又有问题来了:既然兄弟手足,为什么不干脆“再合体”呢?其实他们都清楚,一体化的壁垒不只是关税和法律,还有各自的道路选择。捷克在市场经济上更激进,斯洛伐克偏向保护本地工业;对外政策上也有分歧。
近几年,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他们的友谊又遇到了挑战。捷克政府从2021年起大力推动对乌援助制裁俄罗斯。弹药捐献、战车研讨、情报共享,捷克都不手软。可是斯洛伐克却更谨慎。他们担心邻国乌克兰变成了“战场缓冲区”,不愿给自己国家带来直接对抗的风险。
三月,原定的两国安全磋商会议突然被捷克取消。更让斯洛伐克人心凉的是,捷克外长还秘密接见了斯洛伐克的反对党议员。消息一出,布拉迪斯拉发上下炸开了锅。媒体纷纷发问:兄弟这是要翻脸嘛?舆论赶紧把两国政府的立场摆出来一比:捷克强硬,斯洛伐克温和。矛盾骤然升级。
大多数民调显示,捷克和斯洛伐克的普通百姓其实都不愿意再向乌克兰提供重武器。他们更想要停火谈判,好好过日子。可捷克政坛的强硬派觉得,在欧盟外交上要有发言权;斯洛伐克执政派又担心背上反战标签失选。两国政府各有算盘,铁杆兄弟的感情被现实拉扯得紧绷。
斯洛伐克新总统佩列格里尼上台第二天,就作出姿态:第一时间访问捷克,强调“兄弟情谊比风向更重要,沟通才能化解摩擦”。这话说得很直白:裂痕好像慢慢能修。可捷克方面,会不会给对方一个台阶下?还是拿政治利益继续硬碰硬?没人敢断言。
有趣的是,捷克著名政治学者扬库巴切克曾说过:“当一个国家自以为是世界中心,其实周围没人会放在心上。”捷克和斯洛伐克自诩“一家人”,可在大国博弈里,谁又能保证兄弟情不被利益绑架?
时至今日,两国的经济联系依旧紧密。联合商业论坛继续举办,布拉格和布拉迪斯拉发之间的高速列车依旧每天发车。大街小巷里,捷克啤酒和斯洛伐克香肠成了“跨境最强CP”。百姓之间的往来依然如旧:婚礼上,经常出现捷克乐队和斯洛伐克民谣歌手同台。
所以,尽管政府层面起起落落,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关系还没到彻底决裂的地步。就像一对自小吵架不伤感情的兄弟,隔三差五拌嘴,却还是会在重要时刻,给对方打个急救电话。至于他们会不会重回“联邦”梦,还是那句老话:得看未来国际形势怎么走,得看两国领导人能不能把个人政治利益往后挪一点。
当下,谁也不敢断言铁杆兄弟能不能彻底和好,或者彻底疏离。能确定的是,这段跨越一千多年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一页。
参考资料: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说好的永恒呢——动荡时代的西斯拉夫兄弟》2024年4月11日 信息来源:齐鲁壹点——《捷克和斯洛伐克是怎样分道扬镳的》2020年9月4日 信息来源:欧盟官方统计局数据(EUROSTAT)—2022年捷克斯洛伐克人口流动报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