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尔基,在中国他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作品《海燕》甚至还曾入选过中学语文教科书,而《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曲也是被推荐为初中生的必读书目。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享有盛誉,致力于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压迫,被称为“穷苦人的代言人”的苏联作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其晚年的生活却是极尽奢靡之能事,俨然成为了苏联特权阶层的“杰出代表人物”,勇猛的海燕到底也是为了五斗米折了腰。
1935年6月,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应高尔基的邀请访问苏联。不过令罗曼罗兰意想不到的是,这次访问的见闻却让他“大开眼界”。
在会见了斯大林 、布哈林、亚戈达这些苏联高层之余,他来到了此次访问的邀请人高尔基的家中。
![]()
然而这位已经被资本主义熏陶过的著名作家,却看到了让他咋舌的一幕幕,甚至不由得让他怀疑“到底谁才是资本主义”。
身为苏联作协主席的高尔基家中就像是一个宫殿(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面积达10平方公里,河流、公园应有尽有),仅仅是佣人便有40多个,餐桌长11米,厨房大得像食品加工厂,卧室也是金碧辉煌,这分明就是贵族般的生活。
而与高尔基的特权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底层的苏联人民却不得不为了谋取面包和空气而进行艰苦的斗争。
这显然触怒了罗曼罗兰这位“欧洲良心”,于是他批评高尔基为斯大林的喉舌,是“被穿上鼻环的老熊”,1936年罗曼罗兰更是公开宣布与高尔基绝交。
那么高尔基为何还是走向了特权阶层呢?
![]()
这当然与其选择、与苏联当时的腐败息息相关。
值得提及的是高尔基妻子佩什科娃曾是布尔什维克的“金主”;而高尔基也曾长期往返西方诸国之间;与列宁之间他也是关系匪浅,也正是基于此也曾多次批评列宁。
1928年5月28日,斯大林60寿诞他回苏后,我们也迎来了它对苏联、斯大林态度上的大转变。他甚至将苏联的劳改营都称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实验,至于对斯大林那也是不断拔高,从解密的往来信笺来看对于斯大林他甚至以主人相称。
而这些也不过是开始……在彻底定居苏联后,高尔基极尽谄媚之能事,斯大林也成为了领袖,白海运河开凿带来的十万多的民众惨死也成了他口中的“谣言”。
当然他倒也不是没有“坚守”,斯大林一直想要高尔基为他写传记,为此可谓是软硬兼施,但他到底是没有写——这当然有怕留下恶名顾虑、怕不合上意顾虑(不过据说其尸检报告他是中毒而死)。
在高尔基的选择之外,我们也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苏联当时的腐败状况。
而这种腐败状况,与列宁的纵容关系匪浅。但列宁也有难处,布党得位的龌龊,也事实上让列宁只能退一步。加之列宁一开始认为的腐败只存于资本主义社会,又又对这种情况归咎于人民内部矛盾处罚很轻,其结果可想而知。
伴随着一如新经济政策等的实施,这个问题也就愈演愈烈,尽管列宁后来铁腕手段但势头已成。
![]()
而待斯大林上位,为了笼络人心,苏联官员干部的特权制度已经彻底完整,特供、特教、特卫、特……总之就是一切都可“特”。
当几十年后,庞然大物的苏联轰然倒塌,一如那句苏联“笑话”——没人不悲伤于苏联的解体,但没有人想回去——就是那么真实。说到底,这世界上在伟大的理想,也不该以牺牲人民的利益为代价。而你的每个选择,也自然会影响你的生前身后名。
参考资料:《莫斯科日记》罗曼罗兰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