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已至,盐阜大地依旧洋溢着丰收暖意。农户们抢抓农时采收劳作,把“丰收在望”的期许转化为“丰收在手”的实效,在忙碌劳作中勾勒出冬日里最动人的增收图景。
![]()
在阜宁县益林镇樵农村的百亩蟹塘里,蟹农陈跃正驾着小船、拉着蟹笼,忙得热火朝天。陈跃告诉记者,眼下正是螃蟹销售旺季,订单也逐渐增多。
![]()
蟹农 陈跃:
目前螃蟹已进入了捕获期,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天气原因,今年的蟹比往年都要肥,其中原因在于水质好,饲料、蟹苗的选择也是关键,今年亩产大概在260斤左右,目前已销售一万多斤,今年的产值毛收入大概在50万元左右。
![]()
一只螃蟹,撬动一方增收。随着市场认可度的不断提高,这里的螃蟹不仅畅销本地,更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销往全国各地,让“马家荡螃蟹”的品牌名气越来越响。如今,蟹农的收入越来越高,村集体经济越来越强。
![]()
阜宁县益林镇樵农村党总支书记 陈建民:
我们樵农村现有螃蟹养殖面积2400多亩,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00万元,今年我们结合马家荡螃蟹协会,所有养殖户都是协会成员,大家利用协会抱团营销,加大品牌推广力度,做大做强我们的荡区螃蟹产业,进一步提高群众收益和集体收入。
![]()
这边蟹塘丰收忙,那边梨园果飘香。在滨海县农业园区梨花语景区,黄河故道旁的三百亩古梨树枝繁叶茂,金黄的蜜梨挂满枝头,沉甸甸地压弯了枝条。梨农们穿梭林间,摘果、装筐,动作娴熟利落,欢声笑语伴着清甜果香,绘就出一幅喜人的冬日丰收画卷。
![]()
果农 于国芳:
从霜降开始采,基本上在一个半月左右,蜜梨的面积目前在300亩。
![]()
据了解,这批古梨树自1958年栽植至今,已逾六十载树龄。今年,果农们巧用疏花疏果、科学水肥管理等管护技术,让老梨树焕发新生机,蜜梨品质大幅升级——单果重普遍达三两以上,最大者接近半斤,单株最高产量可达1000斤。
![]()
业之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工会主席 周艾国:
“大套蜜梨”品种特别适宜本地的沙质土壤,果肉细腻无渣、清甜多汁,不仅口感出众,还具有耐储存、易运输的特点。每年采收季节,各地客商都会提前上门采购。像我们这批蜜梨,下午就要发往浙江地区。
![]()
从蟹肥膏满的丰产塘,到硕果盈枝的黄金梨园,盐阜大地的这幅“冬收画卷”,既饱含着田间地头的获得感,更藏着产业兴旺的密码,为盐城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来源:《盐城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