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可笑的是标准的随意化,层层加码。央行明规5万以下免说明,到了东营建行竟缩水到1万,若各县市都搞一套土政策,大家干脆都别取钱了。
前文回顾:
这事儿说起来像一出荒诞剧。
周筱赟律师前几天去山东东营建设银行取自己卡里的四万元,经历了堪比政/审的盘问。
柜员却告知他取现超 1 万元就得说明资金用途,还称这是当地规定。周筱赟提出按央行规定单笔 5 万元以下无需说明用途,却遭柜员拒绝。
从“钱去哪儿”到“上月某笔转账干啥用”,最后还被柜员向“反Z中心”报警。
![]()
他晾在那里了半小时,始终未见反Z中心工作人员到场。之后银行领导出面改口可办理取现,周筱赟最终选择放弃取款离开。
自己的钱,要取出来都这么麻烦吗?
你去菜市场买棵白菜,摊主非要你交代清炒还是炖汤,顺便查你上月买肉记录,最后喊来市监所同志调查你一番,你觉得这合理吗?
周筱赟将此事曝光了,上了热搜第一,央视等媒体纷纷跟进。这下炸锅了。
天下苦“反Z”久矣。问题出在哪?
1
问题出在哪?
银行甩锅反Z中心,反Z中心却两手一摊。两方互相推诿,均称询问取款用途是对方的要求。
涉事支行曾提及是按反Z中心要求核实2万元以上取款用途。我其实相信这个说法。可是,银行为什么要遵守这个明显不合理的要求呢?
这个事件最好玩的地方就在于,不少银行柜员私信支持周筱赟。周筱赟是我十余年的好朋友,他在社群里打码向我们放出了很多私信,看上去非常魔幻。
![]()
这事真是妙的。
为什么不少银行职员私下支持周律师?表面看匪夷所思,实则逻辑非常清晰,因为一线柜员早已苦“反Z扩大化”久矣!他们被迫当“侦查员”,既要完成拉存款卖理财的KPI,又要承担识别诈骗的责任。
客户取款时多问一句被骂,少问一句若遇真诈骗则扣钱追责。这种“宁可错杀一千”的机制,把柜员逼成了风箱里的老鼠。
上头对他们压任务,下面储户又怼他们管得太宽。
周筱赟撕开了管理层“懒政”的遮羞布。用这种层层加码的土政策替代精准风控,把合规成本全转嫁给基层和储户,是非常鸡贼的做法。
银行柜员们心里明镜似的,真诈骗团伙早用多账户化整为零了,折腾普通储户纯属形式主义表演。所以他们暗地里对周律师的支持,也是一种螺丝钉对机器的无声抗议吧。我是这么理解的。
2
“反Z”本是好经,为何念坏了?
“天下苦反Z久矣”,这么说并非反对反Z本身,而是反感某些执行中的异化。
银行本无执法权,却可以借反Z之名行窥私之实,从资金用途查到历史流水,俨然自我授权为了“金融锦衣卫”。
![]()
我取钱干嘛用,你管得着吗?
这种责任转嫁,也过于机械化。真正该打击的洗钱、诈骗往往有复杂链路,银行何苦盯着老百姓的几万块现金交易呢?就因为“留痕”就能撇责?这不就是懒政吗!
最可笑的是标准的随意化,层层加码。央行明规5万以下免说明,到了东营建行竟缩水到1万,若各县市都搞一套土政策,大家干脆都别取钱了。
我不是危言耸听,如果运动式治理,反而会削弱真正有效的风险防控。人力浪费在盘问储户取钱交婚礼份子上,哪还有精力去甄别真正的资金黑洞?
你如果把小区保安全都派去查业主买菜的小票,还有人有精力管围墙破洞吗?
周律师打了一场“四万元战役”,戳破了傲慢又懒惰的权力是如何对普通人生活进行无谓侵入的。
好在,舆论压力下东营建行已悄悄改回5万标准。
你看,他们不是不懂规矩,只是缺个较真的人。
已开快捷转载,文章可自由转载
释永信与刘某某通奸的警方讯问笔录全文已404,可点击关注“不正确”公号,在后台输入“笔录”领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