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横店曾是无数人的造星梦工厂,
现如今横店已有14万名群众演员,
每个人都梦想着成为下一个大明星!
![]()
然而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却是,
影视寒冬下美女泛滥,懒汉遍地,
降薪之后的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
一、造星梦工厂
“东方好莱坞”横店的天还没亮透,群演们就已经挤在旧墙根下等戏了,他们都是揣着演员梦从四面八方来,心里也几乎全都装着同一个念头,那就是万一被哪个导演相中了,说不定就能成为下一个王宝强或赵丽颖。
![]()
这其实也不能全怪有些年轻人爱做梦,毕竟现在社会上明星的光环实在太耀眼,有时仅仅是拍一部戏的报酬,可能就是普通人一辈子都挣不来的,所以每年都有不少人挤破了头也要往横店钻。
![]()
当初王宝强的故事很多人耳熟能详,他在少林寺学了六年功夫,十四岁揣着五百块钱就到北京闯荡,最初在北影厂门口蹲活时,为了抢到最前排的位置,他凌晨三点就要收拾起床。
![]()
最开始因为个子小,王宝强还总轮不上戏,后来他终于等到了人生剧本《盲井》,当时剧组下到一个随时可能坍塌的矿井,也正是王宝强这场“拿命换戏”的经历,最后才让他拿到了金马奖。
![]()
另一边赵丽颖的起点同样不高,她在入行前做过餐厅服务员,每天端盘子到深夜,手上都是烫伤的疤,后来偶然参加选秀夺冠后,天真的她以为终于要熬出头了,可是没想到真正的磨练才刚刚开始。
![]()
七年的时间里她一直在小角色里打转,最开始拍戏时赵丽颖是当时圈内少见的“圆脸”,所以很多导演都说“这张丫鬟脸演不了主角”,但是倔强的赵丽颖心里偏不认可导演的这种偏见。
![]()
虽然她当时暂时还没有等到演主角的机会,但是赵丽颖可是很早就开始为演主角做准备了,她不仅会把剧本上所有配角的台词都背下来,还会躲在监视器后面看主角怎么演,而现如今她早已成长为各类影视作品里的绝对女主角。
![]()
他们的这些故事听起来虽然像传奇,但是传奇的背后往往是常人看不见的代价,天底下无论哪一行都会有它自己的难处,明星这行虽然看似风光,但是其实吃的也是辛苦饭,最后能在横店真正站稳脚跟的,靠的绝对不仅仅是运气,更是实打实的坚持和付出。
![]()
就像当初王宝强在矿井里的坚持,赵丽颖在片场七年的等待,虽然每个人的梦想总是很美好的,但通往梦想的路往往比想象中要长得多,也难得多,有些人冲着荧幕上的光鲜形象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横店,但是只有自己真正到达了那个地方才会发现是另一番景象。
![]()
二、真实的横店
许多人来到横店最初都会各自揣着一个模糊的梦,有人是因为在电视里看到明星光彩照人,总觉得这地方机会多,说不定就能出人头地,更多的人是听说这里做群演一天能挣一百多,比上班进厂强多了,最后也干脆把自己扔进了这个造梦的城池。
![]()
横店影视城登记在册的群众演员如今已经达到14万,而每个人的手机微信里都挤满了各种各样的通告群,每天剧组的通知消息都是不分时候地往外跳,后面往往还跟着“不要染发”“自备古装鞋”之类的补充。
![]()
在这里机会不是排队等来的,而是眼疾手快抢来的,有人把闹钟设成每五分钟响一次,有人整夜不合眼就盯着屏幕,消息一出来的几秒内满屏都是“1”,仿佛全横店的群演都在这个群里赛跑。
![]()
横店女群演的门槛一般都要高一些,毕竟剧组从来不缺好看的姑娘,所以导演们对于女群演也是格外挑剔,但是等到男群演则是好办多了,只要身体没毛病、能听话,基本上就都能用。
![]()
当然哪里都有人能走捷径,在横店你要是认识群头、现场制片,甚至只是个能说上话的场务,自己接活就会容易得多,他们不往大群里发消息,直接私信就定了人,这其实就是另一种看不见的竞争。
![]()
虽然这些年影视行业不景气,但是架不住每年群演还是大把大把的来,可是虽说群演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活儿却不见得多起来,横店剧组目前就是僧多粥少的局面,所以群演们的帐自然也得算得仔细些。
![]()
群演的工钱从很多年前的八小时一百二,涨到了现在的十小时一百三十五,虽然乍一看工资总数是多了,但是若要是仔细一算,每小时还少了五毛,要是再碰上拍点大夜戏什么的,加十块钱的夜宵补贴或许就是最后唯一的安慰。
![]()
如果再算上群演自己的日常开销,每天的这点工资恐怕真不够过活的了,比如一份二十块的盒饭是最简单的标配,要是想加个鸡腿就还得再加五块,不过好在住的地方可能会开销少点,附近的老民房就是专门为这些群演准备的。
![]()
一个月虽然只要三四百块,但是一个房间要挤五六个人,这人口密度恐怕比大学宿舍还要高,屋里除了床和行李箱几乎放不下别的,谁的箱子立起来就是六口人的临时饭桌,在这里为了省钱,人人都活成了人形计算器。
![]()
平常女孩子的化妆品都要分等级,贵的粉底液省着用,专门等那些可能有特写的戏,平时出普通通告就用“平替”混过去,他们就像是一群等待被使用的影子,在镜头扫过的边缘活着,等着某一天光也能照到自己身上。
![]()
三、该何去何从
技术进步就像涨潮,不知不觉间,海水已经漫到脚边,之前大家总念叨现在短剧火得不行,组里一天都要拍三四场戏,可是大多数群演每个月到手还是四千块,毕竟活多了,钱没多,单子再多,单价降了有什么用?
![]()
更让群演发愁的是现在组里还开始用数字技术了,去年十月他亲眼看见特效团队用AI生成了整条民国街道,现在甚至连群众演员都能直接用电脑生成,所以现在横店连最基础的背景板工作都在减少。
![]()
与此同时横店现在不只是技术冲击,国内青岛、成都都在建新影视基地,但是问题是活就这么多,可是人却一直源源不断地来,所以这种形势逼得大家不得不另谋出路,很多群演现在都开始了技术型转岗——教摄影、灯光等等。
![]()
不过这个现象其实很值得我们思考:这些年轻人把最好的年华耗在等戏上,一天挣一百块,住月租三百的床位,可现如今当梦想变成一种消耗,那么自己的坚持到底还值不值得?
![]()
我们虽然永远鼓励大家追梦的勇气,但是我们同样也要看清现在的现实,毕竟真正的关心不是鼓励他们硬撑,而是帮他们看清每条路最后通向哪里,事实上就是现在的横店正在转型,从造星工厂变成影视技术培训基地。
![]()
所以就有相关专家预测未来五年,横店乃至全国剧组的传统群演岗位会减少三分之一,技术类岗位则是会增加两成左右,所以当整个行业都在数字化变革,你若是还指望靠脸吃饭,那确实有点不太现实了。
![]()
不过现在这种形势也不是谁的错,而是应该归根于这个时代已经变了,至于变革浪潮下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给想离开的人搭桥,给想留下的人指路。
![]()
适者生存,不适者转身。
我们或许无法抵挡时代的浪潮,
但是我们可以摆正自己的位置。
祝愿每个人都能拥有最完美的结局!
![]()
对于这件事情,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交流!
信息来源:
1.搜狐网:横店13万群演现状:美女泛滥,懒汉遍地降薪后他们该何去何从?
![]()
2.网易:横店13万群演现状:美女泛滥,懒汉遍地,降薪后他们该何去何从?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