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听说了吗?美国最近整了出“看身材发签证”的戏码,可这戏码里啊,藏着比体重秤更沉的东西——是人心,是平等,是咱普通人最在意的“被温柔对待”。11月13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甩出新规:签证官可以因申请人“太胖”或有慢性病拒签,理由是怕这些人成“公共负担”。这事儿一出,网上炸开了锅,咱今儿就唠唠这背后的“人情账”。
![]()
图片源于网络
您瞧这新规细得跟病历本似的——肥胖、心血管病、糖尿病全列上了,连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都搬出来撑腰:“肥胖人群易得高血压、胆结石,得花大钱长期护理。”白宫发言人更直白:“美国优先!得把联邦支出攥紧了,先紧着美国公民。”可咱琢磨琢磨,这政策咋就这么“扎心”呢?当年排华法案、日裔拘禁,不也是打着“公共安全”“经济负担”的旗号?现在换个“健康”由头,就把胖点、有慢性病的人拒之门外,这哪是“健康门槛”,分明是“歧视新衣”!
要我说啊,这政策最让人寒心的,是它把“人”活成了“数字”。咱先不说这逻辑站不站得住脚——难道胖点、有慢性病的人就不配追求更好的生活?照这逻辑,是不是还得查查申请人有没有遗传病史?家里有没有长寿基因?这不是把活生生的人当成“经济负担”算吗?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己就是“肥胖大国”,成年人肥胖率超40%,按这政策,岂不是得先拒签自己人?这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嘛!
这政策最让人难受的,是它撕下了“自由平等”的遮羞布。当年美国开国时喊的“人人生而平等”,现在倒成了“有钱有健康才配平等”。可咱普通人谁还没个头疼脑热?谁还没个低谷期?要是连“健康”都能成为拒签的理由,那“自由”“平等”的牌子还立得住吗?
历史早教会咱们一个理儿:用“健康”“安全”当借口搞歧视,最后都会反噬到自己身上。美国这波操作,看似护着纳税人,实则寒了天下人的心。您说,要是连“健康”都能成为新的“身份牌”,那“平等”是不是就成了说给别人听的漂亮话?
本文看法及观点仅供参考,细节如有纰漏和异议,还请补充和指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