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一项价值9300亿美元的登月计划骤然更换合作方,NASA被曝将裁撤4000名员工,甚至连气候观测这类关键科研职能也拟移交私营企业?
一份外泄的62页内部文件——“雅典娜计划”,揭开了美国航天体系深层次变革的序幕。这场波及组织架构、任务分配与技术路线的全面重构,究竟是46岁科技富豪对国家航天机构的重塑蓝图,还是华盛顿权力角力下的政治操盘?
![]()
耗资高达930亿美元的阿尔忒弥斯三号任务,原定由SpaceX研发的星舰承担载人着陆模块,实现人类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首次重返月球表面的历史性突破。
然而局势在近期发生剧烈变动。临时掌舵NASA的肖恩·达菲公开表示,正考虑排除SpaceX的独家资格,并邀请蓝色起源提交更高效的月球着陆器方案参与竞标。
这一言论迅速点燃舆论风暴,马斯克随即在社交平台回击称其为“肖恩·笨蛋”,双方公开互呛使本已复杂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恶化。
与此同时,唐纳德·特朗普再度提名贾里德·艾萨克曼出任NASA局长。尽管本人尚未发声,但接近决策层的消息人士指出,他坚持“谁先达标就选谁”的原则。
这意味着即便SpaceX目前进度领先,也无法确保最终拿下这笔巨额合同。930亿美金的登月订单归属仍悬而未决,而这仅仅是NASA系统性转型的开端。
更为震撼的是人事震荡。作为特朗普政府“延期辞职”政策的一部分,NASA已有约4000名职员离职,占全体员工总数近四分之一。
![]()
据“雅典娜计划”披露,艾萨克曼主张以“数据驱动重组”为核心手段,削减管理层级,打通从一线工程师到高层决策的信息链路,提升整体运行效率。
此类激进改革虽意在破除官僚积弊,却在机构内部激起强烈反弹。
长期以来,NASA科研人员饱受预算压缩和行政干预之苦,此次大规模裁员更令团队士气低迷。有资深技术人员担忧,核心经验的流失可能造成知识断层。
航天工程极其依赖连续性积累,2003年哥伦比亚号解体事故的惨痛记忆至今清晰,任何轻率变动都可能埋下安全隐患。
前宇航员加勒特·雷斯曼评价称,NASA曾在灾难后陷入过度谨慎,如今若走向另一个极端,同样存在“矫枉过正”的危险。
![]()
比裁员更具争议的,是科学任务向私企转移的战略转向。“雅典娜计划”明确提出:NASA应逐步退出由纳税人资助的气候科学研究领域,转而交由高校与独立研究机构承接。
未来地球监测项目将采用“科学即服务”(Science-as-a-Service)的新模式,不再自主研制卫星系统,而是直接采购商业公司提供的遥感数据。
然而气候数据关乎全球变暖评估、灾害预警与国际履约,若落入逐利导向的企业手中,可能出现数据选择性发布或市场垄断风险。
公共利益与商业逻辑之间未必兼容,历史教训亦不容忽视——上世纪九十年代NASA推行“更好、更快、更便宜”策略,结果导致火星气候轨道器与极地着陆者接连失败,损失惨重。
![]()
行星协会航天政策主管明确指出,当前私营航天产业尚不具备全面接管国家级科研任务的能力,艾萨克曼的设想“对市场成熟度抱有过高期待”。
面对质疑,艾萨克曼在社交媒体回应称,自己绝非“反科学”,只是认为无需动用公共资源建造专属卫星,“现成的数据供应商完全能满足需求,还能大幅节约开支、加快响应速度”。
他还承诺个人出资支持南希·格雷斯·罗曼太空望远镜的发射任务,试图以此证明其对基础科学探索的诚意,但此举未能彻底消除外界疑虑。
![]()
国会多位议员对这种过度市场化倾向持审慎态度。而推动改革的核心人物艾萨克曼,本身就是一个极具话题性的存在。
不同于以往出身科研或政府系统的NASA领导人,他在16岁时便创办企业赚取第一笔财富,凭借支付科技公司实现财务自由,身家丰厚。
他曾两次自费搭乘SpaceX飞船进入轨道,既是航天爱好者,又是深谙资本运作的实业家,兼具双重身份。
![]()
在他的“雅典娜计划”中,还隐藏着一项更为宏大的构想——启动名为“奥林匹斯”的火星探测工程,时间表与SpaceX明年发射无人星舰的节点高度契合,旨在通过政企协作降低财政负担。
同时大力推动核热推进技术的研发进程,计划将NASA位于阿拉巴马州马歇尔航天中心和路易斯安那州米丘德装配设施的资源,从传统火箭项目转向核动力推进系统的攻关。
艾萨克曼强调,核推进是“唯有NASA才能牵头攻克的战略高地”,当前中国与俄罗斯已在该领域加速布局,美国必须抢占有利位置以维持领先地位。
但此提议一经抛出,立即触动国会敏感神经。
![]()
阿拉巴马州参议员汤米·图伯维尔明确表示,将亲自质询马歇尔中心的未来定位。毕竟这些航天基地承载着大量就业岗位与地方经济命脉。
更为现实的制约来自立法层面——今年夏季通过的联邦拨款法案已决定延续现有火箭项目的执行周期至至少四次飞行任务,这使得艾萨克曼的核推进转型至少面临阶段性延迟。
迫于压力,他也只能暂时让步。
值得注意的是,艾萨克曼的局长提名之路充满波折:去年年底首获提名,今年春季遭撤回,直至上周二才重新被提名为候选人。
而此次“雅典娜计划”文件的意外泄露,已被多方解读为高层权力博弈的结果。
知情人士透露,艾萨克曼仅印制了三份删节版文档,仅分发给交通部长肖恩·达菲及其核心幕僚。而达菲作为现任临时局长,有意谋求正式职位,泄密行为或意在制造舆论阻力,阻挠艾萨克曼顺利上任。
尽管双方均否认涉入泄密事件,但这场暗流涌动的权力争夺已实质性干扰了NASA的改革节奏。
![]()
NASA当前面临的这场结构性变革,既蕴含创新潜力,也潜藏多重风险。一方面,艾萨克曼倡导的“公私协同”机制确实在成本控制与执行效率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为全球航天发展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若其愿景得以实现,或将彻底改写美国航天的生态格局,使商业力量在深空探索中发挥主导作用。
但不可忽视的是,私营航天虽具活力,但也存在盲目扩张、监管缺位、安全标准不一等问题。
SpaceX与蓝色起源之间的竞争虽刺激技术创新,却也导致重复投资、基础设施冗余等资源浪费现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