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苏州市吴江区政协委员韩振国:扎根在这里,做一只为民服务的“太湖蟹”

0
分享至


秋阳洒太湖,波光映丰收。

蟹塘边、加工车间里,处处呈现出充满烟火气的喜悦画卷:送蟹农户干劲十足,一筐筐鲜蟹钳舞爪张;挑蟹师傅目光如炬,掂按之间便将精品筛选而出;绑蟹工人指尖翻飞,红绳绕青壳转瞬成型……

这片丰收景象的背后,是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政协委员、国蟹生物科技董事长韩振国“以蟹兴农”助力民生的初心坚守,更写满了蟹农们“日子有奔头、心里有底气”的获得感。


△ 韩振国委员在田间地头调研。


从“看天吃饭”到“心中有谱”


“以前养蟹,全凭老天赏饭。”这是太湖蟹农曾经面临的困境。

在吴江,传统的粗放式大闸蟹产销模式,一度让当地农户面临“质优价不优”等多项难题。

作为政协委员,在当地创业多年的韩振国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如何才能让真正的好蟹走向市场?让乡亲们从‘看天吃饭’到‘心中有谱’稳定增收?”在吴江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韩振国毅然投身大闸蟹产业推动变革。

农户们不缺养殖经验,缺的是过硬的品质标准和清晰的筛选体系,这是打破“看天吃饭”的关键。经过深入调研,他大胆提出“以技选蟹”的创新思路,从单纯的养殖者转型为品质把控者,为大闸蟹产业注入科技与匠心。

转型之路从不平坦。

初期,不少蟹农满脸疑问:“养了一辈子蟹,还要学怎么选蟹?”

面对质疑,韩振国带着技术团队扎根蟹塘,一边指导农户优化养殖技术,一边现场演示筛选标准。坚守“产业升级是手段,民生福祉是目的”的理念,他建立起标准化筛选体系和品牌化运营模式,让吴江大闸蟹成功跻身高端市场。

为带动乡亲们共同富裕,韩振国还牵头搭建“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平台,以高出市场2—3倍的价格收购达标大闸蟹。

“以前一网蟹卖几千块钱,现在按照韩委员的标准养和挑,同一个塘口能多赚好几万元。”蟹农王大爷朴实的话语,成为当地1500余户蟹农增收的真实写照。

随着质疑声变成咨询声,越来越多农户主动找上门来。韩振国趁热打铁,组建专业团队,开展免费技能培训,把“干货”送到田间地头,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手艺成了‘金饭碗’”


秋风起,蟹脚痒。

加工车间里,挑蟹师们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李师傅手一摸、眼一瞧便能精准判断出大闸蟹的肥瘦、品级和膏黄含量。“旺季每月能拿5万多元工资,比外出打工强太多!”他的言语间满是自豪。

高收入的背后,是韩振国“以农村高技能人才提升就业质量”的深远考量。“挑蟹是品质核心,理应体现价值。”韩振国参考当地收入水平和高技能人才成本,制定了远高于市场的薪酬体系。

高薪酬对应严要求,挑蟹师需经过3个月系统培训,并通过严苛考核方可上岗。但这份辛苦在李师傅看来特别值:“有技术就有底气,手艺成了‘金饭碗’,这活儿干得有奔头!”

除了高技能的挑蟹师,韩振国更惦记着农村剩余劳动力。

针对农村中老年、留守妇女,韩振国专门设立绑蟹、分拣等适配岗位,采取“手把手教学”,让零技能农户快速上岗。

销售高峰期,熟练的绑蟹工人日收入可达2000元。“不用外出打工,既能赚钱又能照顾老人孩子。”绑蟹工人张大姐笑容满面地说。


“每件提案都带着泥土的温度”


在韩振国的办公桌上,一本本厚厚的调研笔记中,满满地记录着蟹农的诉求、工人的建议。

“政协委员就是要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转化为‘履职清单’,把‘吐槽声’变成‘幸福声’。”作为政协委员,韩振国一直践行着这句话。

有绑蟹工人说长期重复动作关节疼,他立刻组织优化工具和手法,联系医院提供免费体检;蟹农反映养殖技术跟不上,他马上扩充培训团队,为农户传经送宝……

为让提案真正贴合基层心声,韩振国还养成了“接地气”的调研习惯:清晨蹲在蟹塘边和农户拉家常,傍晚走进车间倾听工人“吐槽”。

“正儿八经的座谈会难听到真心话,坐在田垄上更能了解实情。”韩振国说:“要让每件提案都带着泥土的温度。”近年来,从基层听来的一句句“真心话”,都变成了他提案中的一件件“实举措”。

与此同时,韩振国还连续多年向公益机构捐款,帮助“一老一小”等群体。“让有能力的乡亲们钱袋鼓起来,更要让困难群众感受到温暖。”这份朴实的想法,让他的履职担当延伸到了更广阔的民生领域。


产业延伸铺就乡村振兴路


“一只蟹带动一条链,一条链致富一方人。”韩振国常这样说。

如今,国蟹生物通过产业链延伸,带动上下游数百人就业,形成了“特色职业—产业发展—更多就业”的良性循环。

紧扣“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韩振国提出“智慧农业﹢品牌赋能”的发展战略,同时计划打造“蟹文旅”融合项目,将大闸蟹养殖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

“项目建成后,蟹农们可以开民宿、做导游,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有钱赚!”韩振国眼里满是憧憬:“作为政协委员,我还打算把‘蟹文旅’融合的调研成果形成提案,推动更多乡村资源转化为民生红利。”

太湖潮起,蟹肥民安。

“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看到蟹农们脸上的笑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吹响了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号角,这让韩振国更加信心满满。

曾经一位老人骑着三轮车送蟹的场景,让他难以忘怀。

当时那位脚踩泥泞、满脸沧桑的老人面带拘谨地说:“麻烦挑挑吧,不知道符不符合要求。”当老人拿着高出市场价两倍的货款时,脸上瞬间露出了发自内心的淳朴笑容。

这笑容,也成了韩振国履职路上最珍贵的“勋章”。

“只要能为乡亲们多办点实事,我就会一直扎根在这里,做一只为民服务的‘太湖蟹’,把履职的答卷写在田间地头、写在群众的心坎上。”韩振国说。

记者:舒迪

文字编辑:赵莹莹

新媒体编辑:莫愁

审核:周佳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政协网 incentive-icons
人民政协网
人民政协网
19228文章数 1079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