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国媒体又搞了个大新闻,直接点名中国导弹产能,说是针对统一台湾的准备,还牵扯到日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2023年左右就开始报道中国火箭军基地扩建的事儿,不过最近几年数据更新得更猛。美方情报机构通过卫星照片和公开资料分析,发现中国有上百个导弹相关设施在过去几年大规模升级。
举例说,从2020年起,好多导弹生产厂和发射基地建筑面积翻了好几倍,洲际导弹的弹体生产速度让美国人看傻眼了。相比之下,美国自己的导弹量产老是卡壳,供应链问题一大堆。中国这边导弹工厂运转得飞起,产能对比天差地别。
这不是胡说,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报告也佐证了,中国核弹头数量增长速度全球第一,从2023年开始每年新增上百枚,到现在估计已经超过五百枚了。当然,总数还是比不过美国和俄罗斯,这俩国家核库存占全球九成多。但中国这增速,让西方智库直呼超预期。
![]()
为什么说这跟统一台湾有关系?因为美方专家分析,这些扩建的东风导弹系列,正是解放军战略的核心部分。东风导弹射程覆盖亚太地区,在潜在冲突中,能创建反介入拒止区,让美国海军不敢轻易靠近中国沿海。简单说,就是威慑外部势力别插手台湾事务。专家们指出,如果发生武统,东风导弹会优先打击潜在支援台湾的目标,比如美日港口、补给基地啥的。
太平洋论坛的分析师提到,中国过去评估过,需要几千到上万枚导弹才能有效压制台湾防御,但俄乌冲突后,这个数字指数级上涨。因为现代战争消耗导弹快得惊人,美军自己的兵棋推演原来假设中国导弹21天就用光,现在得改了。现实中,解放军不光靠东风,还有远程火箭炮、滑翔炸弹、空对地导弹,加上成千上万的无人机群,能持续饱和攻击,砸烂任何抵抗点。这套组合拳,让台军很难扛住。
![]()
再来说日本这边,日本政坛对台海问题一直很敏感。高市早苗这个人,1961年生,在日本政界混了三十多年,从1993年当选众议员开始,一路爬到自民党内要职。她自称安倍晋三的继承人,政策上强硬,推动日本国防升级。
2024年她参选自民党总裁,虽然没赢,但她的观点在党内有市场。她多次公开讲,如果中国大陆对台湾动武,会威胁日本生存,那自卫队就能行使集体自卫权。简单翻译,就是“台海有事,日本有事”。
这不是空谈,日本已经在行动,买了上千枚美国战斧巡航导弹,还自己研发高超音速导弹。这些东西射程远,明显针对东亚潜在对手,威胁到中国在台海和东海的安全利益。解放军得防着日本自卫队搞突然袭击,类似历史上的珍珠港事件。
![]()
美国媒体曝光的中国导弹计划,其实就是在说,中国已经备好了对干涉台海势力的反制方案。火箭军的目标主要锁定美国和日本,尤其是驻日美军基地,那是首要打击对象。想想看,日本有好几个美军基地,部署了反导系统、雷达和防空导弹。
如果冲突升级,中国东风导弹会先摧毁这些,比如陆上宙斯盾和爱国者-3系统,然后巡航导弹和自杀式无人机跟上补刀。几千枚导弹就够用,不需要上万,因为精准打击能快速瘫痪对手。接着是美日空军基地,F-35和F-15战斗机群是重点目标,这些隐身战机对解放军空中优势是威胁。
![]()
海军部分也跑不了,日本海上自卫队基地和舰队会被锁定,阻止他们冲向台湾海峡。中国海军福建舰服役后,整体实力更强,能配合导弹雨实施海上封锁。如果日本不服,打击范围会扩大到军工企业和造船厂,直到对方认怂。
中国导弹扩产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面对外部压力不得不加强威慑。美日联盟在亚太搞围堵,中国自然要回应。现在国际形势复杂,美国老是炒作中国威胁,其实自己军费全球最高,还拉盟友下水。日本跟着走,高市早苗这种政客推波助澜,民众日子可不好过。
![]()
导弹计划曝光后,西方民众开始担心,万一真打起来,代价谁扛?中国这边强调和平统一,但如果外部势力干预,就得用实力说话。专家分析,解放军不光导弹多,综合火力体系完善,远程火箭炮能像下雨一样覆盖目标区,鹰击系列导弹从轰炸机发射,隐身巡航导弹绕过防御。美军知道这点,所以急了,国会批军费的速度加快,但内部问题多,生产跟不上。
日本当局得掂量掂量,高市早苗的强硬表态,可能让日本卷入不必要的冲突。自卫队实力有限,F-35再先进,也挡不住饱和导弹攻击。驻日美军是靶子,雷达基地一毁,反导网就破了。整个计划不是空威胁,而是基于现有产能的现实评估。
![]()
中国导弹工厂堆满弹体,生产基地扩建200多万平方米,这数据来自美方自己分析。核储备增长也快,SIPRI数据显示,从2023年起每年加100枚,远超其他国家。美俄库存大,但中国追赶势头猛。统一台湾是核心利益,日本如果走错步,导弹雨下来,包大饺子不是玩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