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觉醒来,桥没了!四川172米“钢铁巨龙”说塌就塌,背后真相让人后怕**
11月11日,四川阿坝的白湾乡,天刚蒙蒙亮,不少老乡的梦还没醒,脚下的路却先“醒”了——没了。
那条连接马尔康、金川、壤塘三地的红旗桥,引桥部分,塌得那叫一个干净利落,像是被老天爷用橡皮擦掉了一块。前一天还好好的五六十层楼高的桥墩,今天就只能对着奔腾的足木足河发呆。想去观音桥看风景的游客,车开到跟前,直接傻眼,导航都懵了。老乡们的生活瞬间被一键还原,出门绕路能绕出天际线。12号,记者上去一问,答复是标准流程:相关负责人均在研判处置,事故调查也正在开展。这套话术,熟,没毛病。
![]()
但这次,死神在敲门之前,倒是挺讲礼貌,先递了张名片。就在垮塌的前一天,11月10日,巡查人员发现了桥面上一道10厘米宽的大口子。这可不是头发丝,这是能塞进一个拳头的“深渊”裂缝。发现问题的人没含糊,当场就把路给封了。就是这个“不近人情”的决定,把一场可能的车毁人亡,硬生生挡在了门外。
这位巡查员,拿眼睛和责任心,救了一车又一车的人,这是实打实的功德。可当记者问到,这位“拆弹专家”会不会被表彰时,得到的回答却像一盆冷水:“暂时尚不清楚”。四个字,比冬天的足木足河水还凉。救了人,难道还不是一件值得立刻敲锣打鼓表扬的事儿?
![]()
咱们总爱说自己是“基建狂魔”,一年能生出一堆“钢铁巨龙”。这本事,确实牛。可孩子生下来,总得养吧?红旗桥打出生就坎坷,建桥的时候跟地老爷掰手腕,在高海拔稀薄空气里啃硬骨头,硬是在“地质盲盒”里把桥墩立起来,这本身就是个奇迹。可建好了,就万事大吉,指望它自己“长生不老”?尤其是在那种地质条件跟“困难模式”开局一样的地方,养护、监测、维修这些“后天抚养费”,是不是有时候被我们当成空气了?
红旗桥的垮塌,幸好没出人命,但它敲的警钟,比任何事故报告都响。它提醒我们,别光顾着崇拜那些冰冷的“钢铁巨龙”,更要看看那些用血肉之躯和责任心,默默守护着大家安全的普通人。他们,才是真正的“龙之守护”。这,才是“基建狂魔”最该有的温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