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薯蓣苜汤,这是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非常推崇的一个小方子。
别看它只用了山药和车前子两味药,张锡纯认为这里面藏着很深的思路,尤其适合阴虚又夹着肾燥、小便不太利,大便反而容易稀、容易滑的情况。有些人听到“大便稀”和“小便不利”并存,就觉得奇怪,但张锡纯解释得很清楚:阴虚导致身体的水液分布不均,小便化不出来,大便却因为肠道得不到滋润而变得没形。
![]()
这样上下失调,得用既不伤阴、又能调节水液的药,才能慢慢理顺。
张锡纯强调,这个方子的真正关键就是生山药和生车前子的组合。两样一起煮成浓浓的药粥,一天吃三次,连着吃几天,往往小便就能慢慢通畅,大便也能成形。山药在中医里最擅长健脾、固涩、补阴而不腻,所以张锡纯认为它在这里一药多用:一方面能把大便收住,另一方面又不会造成小便的阻碍,反而能帮身体把津液更好地运化,所以小便不利的人反而用得起山药。
车前子在张锡纯眼里就更是恰如其分。他特别指出,车前子虽然是利水、通小便的药,但性质柔和,而且自带一点滋阴的味道,用在阴虚的人身上不容易伤正气。五子衍宗丸用它,就是因为它既能利,又能润。
![]()
张锡纯认为,把车前子加到山药里煮粥,两个药性刚好互补:山药收,大便能固;车前子利,小便能通;两味药都能煮出厚厚的“汁浆”,停留在肠胃的时间长,效果就更稳更柔和,属于特别符合生理的那种治疗方式。
如果是那种长期虚劳、痰多、咳嗽又偏阴虚的人,张锡纯也会用这个方子,不过会特别叮嘱把车前子的量减半。原因很简单——车前子能利水,而痰本身也是水湿不化。利水能利痰,再加上它兼能滋阴,整体上是对症的。但张锡纯提醒得很清楚,阴虚体质的人不能利水太过,利多了反而更耗阴,所以一定要把剂量卡得很准。这类细节就是张锡纯医案里常见的那种“举轻若重”的谨慎态度。
张锡纯还特别写过一个自己亲自验证的经验,完全是车前子的妙用。他说,车前子平时煮水喝,利尿不算特别明显;但如果把生车前子轻轻炒到微微熟(只能微熟,炒过头就没力了),然后分次嚼着吃,一点一点地吃,到六个小时左右吃完一两,再等一会儿,小便就会突然开始大幅度通畅,一泻到底,排得干干净净。他说这是自己反复试出来的“愚见”,却往往比传统煎服更见效。这种说法在张锡纯的行文里非常典型——不夸张、很实用、敢于亲身试验。
![]()
除此之外,张锡纯还记录过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医案,涉及车前子单味使用。
有一位姓黄的老太太,长期大便滑泻,吃了各种药都没反应,整个人被折腾得十分虚弱。后来有人告诉她一个法子:只用生车前子,煮成非常稠、非常厚的粥,一次喝下去。她试了一次,立刻就好了。张锡纯特别强调“必须是生车前子”,因为生的煮得出粘稠的质地,而炒熟的车前子没法煮成那种状态,也就没有这个效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