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色渐暗,62岁的李大爷在小区活动室里和邻居们打着牌,边笑边说:“每天和老朋友聊聊天,时间过得真快。”可谁能想到,几个月前,他还因为一次突发胸口刺痛,在医院里险些没挺过来。
彼时,医生用半是玩笑半是警示的语气对他说:“宁可常来活动室打牌聊天,也别老在家琢磨这三件‘小事’。”李大爷听完若有所思,却不知那一天起,让他受益无穷,也让他再没进过急诊室。
![]()
近年来,有个让人揪心的数据在朋友圈流传:每年因心梗猝死人数超过50万,且有逐年上升趋势。你确定身边的自己、家人和朋友,真的远离危险了吗?
不少人总觉得“心梗离我很远”,直到突发胸闷、气短才追悔莫及。其实,藏在生活角落里的几个坏习惯,才是埋伏在身边的“定时炸弹”。到底是哪“三件小事”,竟然有那么多人忽略?
医生再次重申,预防心梗,做好这些,远比四处求医管用。想知道是哪三件事吗?其中第2件,90%中老年人常常没当回事。
“心肌梗死”,一听就让人心头一紧。可到底什么是心梗?其实说白了,就是心脏的“供血管道”。冠状动脉堵了,心脏得不到血,部分组织很快坏死。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中国心梗发病率近十年间增加了26.4%,发病年龄逐年提前。专家反复提醒:心梗九成都有预警,但都被忽略了!
![]()
究其原因,除了高血脂、高血压等基础病外,日常生活里的三个坏习惯早已被医学证实容易“招来”心梗:
长期熬夜、作息紊乱:美国《循环》杂志曾发布数据:日睡眠不足6小时者,心脏病风险提高11.5%。长期熬夜,会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血压、心率波动加大,容易诱发“突发事件”。
经常情绪激动、压力难解:北京协和医院心血管专家指出,受情绪刺激,体内肾上腺素激增,血管瞬间收缩变窄,诱发血栓高发。据相关数据,心梗发作前24小时内,约有68%患者经历过剧烈精神刺激或悲伤愤怒。
![]()
长时间静坐不动:尤其是退休后宅在家看电视、刷手机。英国心脏基金会研究报告:每天久坐超过7小时的人,心梗发生率比正常活动者高出近16%。
理由很简单,久坐不仅使血液循环变慢,还有可能加速血液黏稠,增加形成血栓的概率。
有很多人听过“别生气、别熬夜”,却总当作耳边风。实际上,只要你做到这三件事,心梗风险真能大大降低:
坚持规律作息
别小看“早睡早起”,规律作息对心脏的呵护是润物细无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中老年人每日保证7-8小时优质睡眠,凌晨1点前入睡效果更佳。
失眠怎么办?每天晚饭后去小区散步20分钟、睡前泡脚,能大幅度提升睡眠质量。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数据,作息改善半年后,老年人心肌供血能力提升约9.8%。
学会情绪管理
压力大时,约上几位好友下棋、聊天、散步,比一个人在家郁闷强百倍。哈佛大学近年跟踪研究发现,经常与人社交者,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较宅家独处者低15%。
把郁闷讲出来,远比死撑管用。无论打牌、聊天,还是广场舞,多点笑声,心脏“陪你舞步”。
每天保持适度运动
久坐是慢性杀手,但高强度锻炼也不适合“老胳膊老腿”。建议每天保持30分钟带点喘的活动,如快走、慢骑车。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周累计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让心梗风险下降12%-20%。怕天气差?就在家做八段锦、太极、拉伸,都能让血液“流动起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