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兰兰又“消失”了。
第四次庭审,法院明令她必须亲自到场,结果她躲在屏幕后,通过视频连线否认全部五项指控,包括危险驾驶致人重伤、拒做酒精测试、不提供个人信息等。
![]()
法庭外,粉丝举着鲜花空等一场;法庭内,法官眉头紧锁,公众疑云密布:一个开百万劳斯莱斯撞断别人脊椎的人,凭什么连面都不露?
更讽刺的是,她的律师给出的理由是“严重心理健康问题”和“媒体压力导致极度焦虑”。
可转头就有照片流出:她每周去警局报到,一身Chanel古董外套配梵克雅宝珠宝,连狗都戴着千元Celine项圈。这哪是“焦虑到无法出门”?分明是用心理问题当免罪金牌,把司法程序当私人订制服务。
此前三次提审,她次次缺席,法院早已不满。这次本是“决定性阶段”,检方等着她认罪协商,舆论也以为会以高额赔偿私了收场。没想到,她突然全盘否认,硬刚到底。
律师称“基于证据审查,坚信无罪”,可事故发生在凌晨三点,她逆行撞上对向奔驰,对方司机髋骨、股骨多处骨折,脾脏破裂,医生直言“人生被彻底改变”。这种情况下还喊“无罪”,不是天真,就是傲慢。
![]()
而最令人不安的,是整个案件透出的“特权感”。普通人酒驾致人重伤,早被羁押候审;她却能保释、搬家、换车、视频出庭,连法院的亲自出席令都能“灵活处理”。
虽然澳洲司法强调程序公正,但当一个人屡次无视法庭要求却毫发无损,公众自然会问:是不是因为她有钱,有顶级律师团,有办法把“规则”变成“建议”?
别忘了,事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拒绝酒精测试,也不配合警方登记信息,这在任何法治社会都是加重情节。如今又矢口否认所有指控,等于把受害者置于二次伤害之中。
那位叫乔治·普拉萨拉斯的男人,至今还在康复中,可能再也无法正常行走。而肇事者,却在豪宅里挑选下一套高定,盘算着如何用460万澳元“买断”民事责任,好让刑事审判“轻描淡写”。
更加荒诞不经的是,她还有大批“超级粉丝”在外声援,举牌喊“支持杨小姐”。
![]()
这些人似乎忘了,这不是偶像剧,而是一起真实发生的、改变他人命运的车祸。当法律程序变成粉丝应援现场,正义的严肃性就被娱乐消解了。
当然,我们不能预设立场。若真有证据证明她未饮酒、车辆突发故障或对方也有过错,她当然有权抗辩。但目前所有公开信息都指向一个事实:她在深夜逆行,撞毁一辆正常行驶的车,且事后拒绝配合调查。
![]()
在这种前提下,全盘否认,只会让人怀疑她是否真的尊重法律,还是只把法律当作可以绕行的障碍物。
2026年1月30日,法院将再次开庭,届时她很可能被强制要求现身。希望这一次,她能走出那栋神秘公寓,直面自己造成的一切,不是作为香奈儿VVIP,而是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承担该负的责任。
否则,这场闹剧只会留下一个冰冷的结论:在金钱与特权面前,连车祸的血迹,都能被擦得干干净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