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习近平
【赠花卿】
唐·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又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其人格高尚,忧国忧民,诗艺精湛,对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影响深远。传世名作众多,如《登高》《望岳》《春望》《蜀相》《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等。
此诗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花卿,指成都武将花敬定;锦城就是成都。花敬定曾平叛立功,居功自傲,骄侈淫靡,放纵部下大肆掠夺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礼乐。杜甫赠此诗,似是赞美乐曲,实予委婉讽刺和劝诫。
此诗用字浅白如话,前两句写锦官城花卿家里歌舞升平,丝管乐声柔靡动听,仿如“行云流水”般美妙,一半随着江风飘荡远扬,一半冉冉飘上云霄。从侧面反映出武将花敬定恃功骄恣,享乐无度。后两句说这样的仙乐只该出现于天庭,人间哪能有幸听到呢?此处语带双关,古代皇帝又谓天子,“天上”可比喻为皇帝的皇宫,而“人间”,则指皇宫以外。中国封建礼仪极为严格,即便使用音乐也分等级制度。诗人表面上称赞乐曲如同仙乐,其实在暗讽花敬定僭越了,用了皇帝天子听的音乐,对花卿作出婉转含蓄的劝喻。
撰稿:冯倾城
诵读赏析:燕文
![]()
【栏目介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未来讲堂”古诗词名家诵读系列活动,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共同为广大青少年儿童精心准备的一份礼物。百位名家诵读赏析百首经典古诗词,通过他们声情并茂的诵读,弘扬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
两岸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来源 |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