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浮沉,风云变幻,有人一夕之间成为了千万富翁,也有人在一夜之间负债累累。
他曾是“中国家具首富”,坐拥430亿资产,一手打造出遍布全国的家居帝国。
![]()
不过短短几年时间,这位曾经的商业巨子,却从神坛跌落,不但负债累累,还被七家法院轮番追债,最终将一副烂摊子甩给了政府。
曾经的家具巨头,究竟是如何从巅峰跌入深渊的?
上世纪80年代,江苏常州的穷小子车建新不会想到,自己辍学学木工的选择,会在日后搅动整个家居行业的格局。
![]()
16岁那年,为了给贫寒的家庭减轻负担,他放弃学业跟着师傅学手艺,别人偷懒耍滑的时候,他不仅埋头练技术,还总爱琢磨怎么把家具做得更结实、更美观。
短短两年时间,18岁的车建新就练就了一手好木匠活,还带出了五个徒弟,在当地小有名气。
![]()
1986年,20岁的车建新揣着向姨父借来的600块钱,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车建新打了7套实木家具,没想到很快就被抢购一空,净赚一千多块。
这笔“巨款”让他看到了家具行业的潜力,也点燃了他的野心。
![]()
第二年,他在常州开起了青龙木器厂,凭借精湛的手艺和实在的价格,生意越做越火,很快就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车建新的过人之处,在于他从不满足于眼前的安稳,1991年,他拿出全部积蓄,在江苏开出第一家家具专营店,这便是红星家具城的雏形。
不同于传统的小作坊,他创新性地实现了“自产自销+质量把控”的模式,家具样式齐全、品质靠谱,门店一开张就门庭若市。
![]()
仅仅四年时间,红星家具城就扩张到20多家连锁店,净利润突破1.5亿元,足迹遍布全国多个城市。
90年代末,一次美国之行彻底改变了车建新的商业思路。
车建新参观了沃尔玛等大型连锁零售店后,深受启发,回国后立刻将“红星家具城”升级为“红星美凯龙”,转型做家具商场。
他打破了“只卖自己产品”的局限,开始招租其他家具品牌,打造一站式家居购物中心。
![]()
这种全新的模式在当时的中国家居市场堪称首创,红星美凯龙迅速脱颖而出,门店数量一路飙升,到2016年已突破200家,成为家喻户晓的行业巨头。
2015年,红星美凯龙成功在香港和上海两地上市,车建新的个人身家也达到430亿,登顶“中国家具首富”,从穷木匠到商业大亨的逆袭,成为当时商界流传的传奇。
![]()
在家居行业顺风顺水的二十多年里,车建新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大,但他内心深处,始终藏着一个超越家具卖场的“千亿目标”。
车建新觉得,单纯靠卖家具和收租金,规模再大也难以突破瓶颈,而房地产行业的高利润、快回报,让他动了心。
“买地是做企业的命根子!”在经销商大会上,车建新的豪言壮语,预示着一场近乎疯狂的扩张即将开始。
![]()
2018年,车建新按下了地产扩张的加速键,他斥资1800亿,在全国疯狂拿地,仅仅一年就拿下20块优质地块,其中长三角等热点区域更是他的重点布局对象。
据内部消息透露,当年红星美凯龙在房地产领域的投资额,比上一年暴增了32倍。
他的构想很美好,打造集家具、百货、住宅为一体的大型商业区,像万达一样成为“地产大亨”,实现财富的几何级增长。
![]()
但车建新显然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红星美凯龙的核心竞争力是家居零售的渠道和品牌,而非地产开发的经验和资金运作能力。
房地产是典型的高杠杆、高风险行业,需要巨大的资金沉淀,还对政策风向极度敏感,一旦市场变化或融资收紧,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而车建新偏偏在楼市高点大举杀入,甚至不惜背上高额负债去抢夺地王项目,这种孤注一掷的豪赌,无异于在悬崖边上跳舞。
![]()
此时的车建新,早已被扩张的野心冲昏了头脑。
他沉醉在“规模越大越安全”的幻觉里,不断把家居业务的利润和上市募集的资金,源源不断地投入到房地产项目中。
截至2020年,红星美凯龙的地产相关负债已经悄悄攀升到1966亿,但车建新并未意识到危机,反而还在继续收购房地产公司、扩大开发规模。
![]()
他以为自己能复制万达的成功,却没料到,这场脱离主业的豪赌,正在为日后的崩塌埋下致命隐患。
疯狂的拿地狂欢还没落幕,时代的浪潮就已悄然转向,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了红星美凯龙沉重一击。
全国多地商场被迫停业,家居卖场门可罗雀,出租率大幅下降。
![]()
本来利润率就不高的家居业务,瞬间陷入亏损泥潭,而那些被车建新寄予厚望的地产项目,也因为疫情导致施工停滞、房子卖不出去,大量变成烂尾楼和积压库存。
屋漏偏逢连夜雨,疫情的冲击还没消退,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就持续加码。
“三道红线”政策的出台,精准打击了高负债、高杠杆的房企,融资渠道骤然收紧。
![]()
对于红星美凯龙这样半路出家、根基不稳的地产新兵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之前高价拿下的土地,如今变成了烫手的山芋,卖不出去也开发不起,资金链迅速绷紧。
2021年,红星美凯龙的资金危机全面爆发。
![]()
为了自救,车建新不得不忍痛割肉,开始低价甩卖股权和资产,他以极低的折价,出售了价值167亿的股权,还关闭了全国11家商场,但这些举措对于庞大的债务窟窿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到2023年,红星控股的亏损高达271.85亿,负债总额更是飙升到325亿,一年内的逾期借款本金和利息就将近100亿。
资金链的彻底断裂,让车建新陷入了绝境,他旗下的60多家跨行业投资公司,除了家具主业外几乎全部亏损,百亿身家快速缩水,根本无力回天。
![]()
曾经门庭若市的红星美凯龙商场,如今变得冷冷清清;那些规划中的大型商业区,要么烂尾停工,要么沦为空置楼盘。
车建新试图通过各种方式筹集资金,但银行催收、供应商讨债的电话络绎不绝,他亲手打造的商业帝国,在疫情和政策的双重绞杀下,摇摇欲坠。
![]()
当亏损的数字突破百亿,当银行不再放贷、供应商不再赊账,车建新的商业帝国终于轰然倒塌。
2023年底,多家法院陆续找上门来,7家法院排着队向这位昔日首富追讨债务,车建新被列为被执行人,执行金额高达20亿。
曾经的“家具大王”,如今不仅被限制高消费,还要面临巨额债务的连带清偿责任,处境狼狈不堪。
![]()
2024年6月,红星控股因无力清偿债务,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
这个时候,厦门国资出手了,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厦门国资旗下的建发股份入主红星美凯龙,成为新的控股股东。
这意味着,车建新彻底失去了对自己一手创办企业的控制权,而他留下的325亿巨额债务,大部分都落到了接盘方身上。
![]()
对于厦门国资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烫手的烂摊子”。
除了百亿债务,红星美凯龙还面临着业务结构混乱、地产项目烂尾、家居业务竞争力下滑等一系列问题。
建发股份不仅要承担债务压力,还要对原有的业务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剥离不良资产,重新聚焦家居主业,未来的路并不好走。
![]()
而车建新本人,虽然摆脱了企业的控制权,却可能要为这笔高达325亿的债务承担个人连带清偿责任,这个用几百亿学费换来的教训,沉重得让他难以承受。
![]()
从600元起家到430亿首富,他靠的是勤奋、眼光和敢闯敢拼的劲头,但从巅峰跌落至负债325亿,他输在贪婪、冒进和对风险的漠视。
商业世界里,扩张永远是把双刃剑,脱离主业的盲目跨界、不计后果的高杠杆豪赌,终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