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德国设立了一个专家委员会,把能源、稀土、基建等关键领域的对华合作,统统列入审查清单。
这一行为被视为德国对华政策的一剂猛药,因为这不是一次简单政策升级,而是一场理念的变轨。
过去几十年里,德国倾向用“做生意”来影响中国,现在安全焦虑正在取代经济逻辑,德国打算转向“去风险”路线。
如今德国选择了“下猛药”,但背后的困局也藏不住了。
![]()
权衡之下,德国换了打法
德国的这套新动作,更像是一场早就预谋好的“政策重组”,核心思路就一个,要不要继续让中国企业参与德国的关键行业?
尤其是在能源、交通、数据通信这些关乎国家命脉的领域,德国现在的态度是,必须重新评估。
这一次,德国联邦政府打算设立一个由各路专家组成的审查机构,专门负责把控对华经济合作中可能涉及国家安全的部分。
![]()
这个机制一旦落实,未来中国企业在德国投资基建、电力、矿产等,基本都得过一道政治审批关。
过去德国更偏向市场自由,现在开始往安全优先的方向转,而这种转向其实早有苗头。
此前中国限制部分稀土出口的决定,让德国制造业神经紧绷,特别是汽车、电池这些高度依赖稀土的产业,突然意识到“卡脖子”的风险是现实。
![]()
于是,德国政府开始重新审视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而更具象征意义的是德国总理默茨的态度转变。
在没上台前,他对限制中德贸易持保留态度,多次反对贸易壁垒,但上任后他迅速转向,甚至公开支持提高对中国钢铁产品的关税。
他的理由也很简单,时代变了,中国变了,德国也不能不变。
![]()
从这一系列动作来看,德国的对华政策已经不再只是经济考量,更多是战略层面的再布局。
在全球地缘政治环境越来越紧张的背景下,德国正在用更高的警觉度来应对与中国的关系。
想脱钩,中国依然绕不开
虽然德国嘴上说着要“去风险”,但现实并没有那么配合,中国仍然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这一点从数据走势就能看得很清楚。
![]()
即便面临政策收紧、关税增加、审查加严,中德之间的贸易往来不但没有收缩,反而在不少领域还有所增长。
这背后的原因很现实,一方面,美国对欧洲商品的关税持续上调,德国对美出口遭遇瓶颈;另一方面,中国提供的原材料、工业零部件和消费品仍是德国企业不可或缺的一环。
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中国既是供应端也是销售端,想要彻底“去风险”,就等于自己给自己拆零件。
![]()
更尴尬的是,德国的经济这几年并不好过。
从2022年开始,德国经济增长陷入停滞,能源价格上涨、通胀压力增大,加上俄乌冲突带来的地缘不确定性,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都在找新的出路。
在这种时候,贸然削弱对中国的依赖,等于在原本就不稳的地基上再砸一锤。
![]()
德国政府现在面临的,就是一个典型的两难困局,想靠政策“去风险”,但企业离不开中国;想压缩对华合作空间,又怕伤了自己的元气。
这种矛盾并不是德国独有,整个欧洲都在经历类似的纠结。
对德国企业来说,政策压力越来越大,但市场逻辑依旧清晰。很多企业私下里都担心,如果德国政府把对华政策转得太急,反而会让自己在全球竞争中失去位置。
![]()
毕竟,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市场拓展,中国依然是绕不开的存在。
一国变调,欧盟跟风?
德国的态度变化,不只是在柏林引发震动,作为欧盟的领头羊,它的政策调整很快就逼得布鲁塞尔也要表态。
最近几个月,欧洲央行、欧盟委员会内部都陆续传出希望对中国采取“对等审查”的声音,这些声音的背后是一种正在蔓延的共识,与中国的关系需要重新梳理。
![]()
德国央行行长纳格尔就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欧洲不能对中国的单边措施坐视不理,应该考虑采取回应措施。
这种说法说明,欧洲金融和政策高层已经不满足于“观望”,而是准备“有所作为”,但问题是,欧洲真有能力全面收紧对中国的政策吗。
目前来看,并不容易,一方面,欧盟国家之间对华立场并不统一,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仍希望在经贸上与中国保持合作。
![]()
另一方面,欧盟内部的经济状况也不容乐观,贸然施压中国,可能会把本就脆弱的内需市场推入更大的不确定性。
而中国方面的应对,其实已经悄然展开。
一方面,中国在深化内部产业链整合,推动高端制造、自主创新,提升在关键领域的自给能力;另一方面,也在加快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节奏,打开更多出口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
对中国来说,德国的这场“政策变脸”固然带来一些挑战,但也提供了一个重新评估欧洲战略的契机。
在这种背景下,“稳住西线、拓展南线”,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对外经贸的主旋律。
更重要的是,面对逐渐复杂化的国际环境,中国需要保持战略定力,不急于反击,也不盲目退让。德国的“猛药”是否真能治病尚未可知,但中国的节奏必须稳、步子不能乱。
![]()
结语
德国这次出手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以往那种“靠做生意来增进理解”的逻辑,在现实面前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
安全、风险、控制权,成了新关键词,而经济全球化的旧体系,则正在被一层层打散、重组,而中德之间的合作不会因为一纸政策就彻底断裂。
如今的局势,既是德国的选择,也是整个欧洲面临的考题。
参考资料
打着“安全”旗号,德国拟重新评估对华贸易政策 观察者网 2025-11-09
德国议会任命委员会重审对华贸易政策,专家解读 环球网 2025-11-1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