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在加拿大尼亚加拉地区召开的七国集团外长会议,再次将矛头对准中国。联合声明中三项所谓“关切”——从俄乌停火谈判框架到台海和平稳定,再到中国核武库透明度——看似涉及国际安全议题,实则处处指向中国内政。这份声明的措辞与近期芬兰防长哈卡宁在“北欧防务合作组织”会议上的发言高度呼应,后者直言中国“为俄罗斯战争提供资金和军工支持”,甚至宣称中俄合作是北约的“重大挑战”。这种跨大西洋的舆论配合,显然不是偶然。西方正试图构建一套“中国威胁叙事链”,将俄乌冲突、台海局势与核军控问题捆绑,为干预亚太事务铺路。
![]()
俄乌冲突本是欧洲安全架构失衡的产物,如今却成为G7对华施压的抓手。声明一方面主张以当前接触线作为谈判起点,变相承认俄罗斯对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的实际控制,另一方面又强调“国际边界不应通过武力变更”,试图在谈判桌上挽回战场损失。更值得警惕的是,芬兰防长哈卡宁竟声称中国“刻意资助俄罗斯长期作战”,这种论调连基本事实都站不住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耿爽早已回应:“如果中国真的向俄罗斯提供武器,俄乌冲突不会是现在这种局面。”西方将中国硬扯进俄乌议题,无非是想转移自身援助疲软的责任,同时为北约东扩至亚太找借口。
台海问题更是G7声明的重灾区。声明强调“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却绝口不提“反对台独”,这种选择性表述暴露了西方的双重标准。德国外长瓦德富尔访华前公然篡改“一中政策”,声称“避免暴力改变现状”是其自定义版本的核心内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更扬言台湾有事可触发“存亡危机事态”,为军事介入台海造势;欧洲议会甚至允许“台独”分子进入大楼活动。这些动作表明,G7国家正在系统性掏空一个中国原则,将台湾问题工具化。别忘了,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军舰近年频繁穿越台海,所谓“维护和平”的承诺,实则是在火药桶旁点火。
![]()
中国核政策同样成为G7的指责对象。声明对中国核武库“快速扩增”表达所谓“关切”,却对美国万亿级核武现代化计划、美英澳核潜艇合作造成的扩散风险视而不见。美国长期拥有世界最大核武库,近年更退出《中导条约》、破坏《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现在反倒要求中国“透明化”,简直是颠倒黑白。中国始终将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最低需求水平,而美国却试图通过施压遏制中国正当防卫能力。特朗普政府曾要求中国加入美俄核谈判,如今G7接力施压,背后逻辑一脉相承: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纵观G7声明的三项议题,其核心逻辑是将中国塑造为“规则破坏者”。但事实恰恰相反——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主要出兵国,是《核不扩散条约》坚定维护者,更是全球工业链稳定的关键支柱。西方抱怨中国“产能过剩”,却忘了自己的关键矿产供应链至今依赖中国出口;指责中国“非市场行为”,却对欧盟农产品补贴、美国《通胀削减法案》闭口不谈。这种“宽于律己、严于待人”的态度,暴露了西方主导国际秩序时的霸权思维。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回应一针见血:G7应“认清世界大势,摒弃冷战思维”。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新兴经济体已成为全球增长引擎。G7仍试图用19世纪“列强俱乐部”的方式处理21世纪的国际关系,注定徒劳。俄罗斯靠战场打出的谈判筹码,不会因一纸声明让步;台湾问题涉及中国核心利益,更无妥协空间;核军控需要公平对话,而非单方面勒令。西方若继续将中国视为“假想敌”,只会加速自身影响力的衰落。
![]()
从历史看,八国联军侵华的时代早已终结;从现实看,中国有足够能力捍卫红线。G7声明看似声势浩大,实则暴露了西方战略焦虑下的集体失序。当芬兰防长用臆想代替事实,当日本政客用战争狂言博取关注,当德国外长因篡改“一中政策”吃闭门羹——这些闹剧恰恰说明:谁想触碰中国红线,谁就要做好承担后果的准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