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评论员 李靖
据近日央广网报道,“双十一”电商大促前,有关“巨型吊牌防退货”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这些“巨型吊牌”并非刻意搞怪,而是一些电商商家为应对恶意退货而设计的商品标识,大多采用A4纸规格的偏硬材料制作,通过尺寸与材质增加穿着不适感,进而降低消费者上身外出后申请退货的概率,主要用于女装、礼服等高退货率品类。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日臻完善,以及消费者维权意识与维权能力的不断增强,网上交易让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情况得到了明显扭转。各网购平台均推出了诸如“七天无理由退货”等利好消费者的服务,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商家坑骗消费者、只做“一锤子买卖”的冲动。
对于消费者及整个电商行业来说,这本是件好事。但随着退货越来越容易和便捷,一些买家开始打起了歪主意,钻规则的空子——有的把衣服买回来,拍个照、发个朋友圈或穿出去游玩一两次后,把衣服退回;有的组团购买演出服,表演结束后,把衣服全部退回给商家,衣服上带有明显的汗味、污渍,影响二次销售……相关卖家因此利益受损,有苦难言。
无论是卖家为服装商品设置“巨型吊牌”,还是买家利用“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恶意退货,都是对诚信的破坏。买卖关系绝不应是互相算计的“攻防”对立,而应是在制度与规则约束下的互信互谅。
首先,消费者要遵守诚信原则和契约精神,依法行使权利。其次,电商平台应进一步完善交易规则,建立异常退货行为监测识别体系,畅通商家反馈投诉渠道等,努力消除“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规则隐患。面对那些确属滥用规则恶意退货的行为,商家也要坚决捍卫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索赔。
诚信是商业活动的根基,买卖双方都尊重规则且互相尊重,交易才能有序和持久。不管怎样,互相提防、互相伤害都没有赢家。
来源:中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