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深度长文:人类为何进化出智慧而猩猩没有?人类也不想,是被逼的

0
分享至

在科普进化论的过程中,我常常遇到各种对这一科学理论的误解,甚至是毫无根据的质疑。这不仅让我意识到基础科学知识在大众中的匮乏,更让我深知普及科学的道路道阻且长。



但我始终坚信,科普必须以科学事实为唯一依据,绝不为追求流量而妥协,也不会刻意迎合错误观点。即便我的内容可能存在瑕疵 —— 毕竟我并非专业学者,但我会倾尽所能,做好基础进化论的科普工作。

今天,我们继续聚焦一个被频繁提及的问题:人类是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物种,既然人类与黑猩猩拥有共同祖先,为何黑猩猩没有进化出智慧呢?



其实这个问题我曾多次分析,但受限于科普内容的传播范围(相比娱乐八卦,严谨的科普确实显得枯燥,难以吸引大众目光),仍有很多人存在困惑。所以,我愿意反复拆解这个问题,让更多人理解进化论的核心逻辑。

简单来说,人类进化出智慧,本质上是 “被逼无奈” 的结果,同时还离不开极其罕见的运气。



换句话说,我们的祖先从没想过要进化出智慧,只是在生存压力下别无选择 —— 如果有其他更容易的生存方式,他们绝不会走上 “发展智慧” 这条艰难的道路。

这就像小孩子大多不想写作业,更愿意去玩耍一样。若给孩子两个选择:写作业或玩手机,几乎没有孩子会主动选前者,成年人面对这样的诱惑也很难抗拒。人类祖先进化智慧的过程,比孩子 “被迫写作业” 要残酷得多,他们面对的不是 “选择”,而是 “生存与否” 的考验。

那么,人类进化出智慧,究竟需要哪些关键条件?总体而言,离不开两点:第一,拼尽全力生存,不被自然淘汰,这是所有进化的基础;第二,拥有近乎完美的运气 —— 不仅要发生朝向 “智慧” 的基因突变,还要让这种突变后的基因成功通过自然筛选,最终在种群中保留下来。

从这两点就能看出,智慧的诞生概率极低。



一方面,基因突变是完全随机的,没有任何方向性可言。基因不会 “知道” 人类需要智慧,更不会主动朝着这个方向突变,理论上,基因突变可能指向无数个毫无关联的性状,比如毛发颜色、骨骼强度等,朝向 “智慧”(本质是脑容量扩大、神经结构复杂化)的突变,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

另一方面,即便运气爆棚,真的出现了与智慧相关的基因突变,也未必能保留下来。因为在大自然的 “生存法则” 里,智慧非但不是 “香饽饽”,反而更像是一种 “累赘”—— 这一点,很多人都存在认知误区,认为智慧是物种进化的 “终极目标”,但事实恰恰相反。

也正因为如此,如果让人类进化史重新推演一遍,人类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即便从理论上存在微小概率,在现实中也不可能发生。



要理解这一点,首先要认清大自然的残酷本质。在动物界,生存竞争可以用 “弱肉强食,茹毛饮血” 来概括。即便像狮子这样的顶级掠食者,也并非过着 “衣食无忧” 的生活 —— 它们每天都要为寻找猎物、获取能量而奔波,一旦捕猎失败,就可能面临饥饿甚至死亡。对所有动物而言,“活下去” 是唯一的核心目标,没有任何物种会为了 “追求智慧” 而牺牲生存概率。

对大多数物种来说,进化出更大的脑容量(智慧的基础)不仅无法提升生存优势,反而会成为负担 —— 因为大脑是全身最 “耗能” 的器官。



以现代人类为例,大脑仅占体重的 2%,却消耗了全身 20% 的能量。在食物匮乏、竞争激烈的原始环境中,把大量能量用在大脑上,不如用在增强身体机能上:比如提升爆发力,能更快追捕猎物或逃避天敌;提升速度,能减少捕猎失败的概率;提升灵活性,能在复杂环境中更好地隐藏自己。

猴子的例子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猴子的智商相当于 2-4 岁的人类儿童,已经不算低了,它们甚至会使用木棍等简单工具。但当猴子遇到狮子时,绝不会用木棍与狮子硬拼 —— 它知道自己的优势不是 “智慧”,而是灵活性。



所以猴子会立刻爬到树上,利用身体的敏捷性躲避追捕。对猴子而言,“灵活” 就是它的 “生存智慧”,而人类所追求的 “复杂智慧”,对它的生存毫无帮助,反而会因为耗能过高而增加生存风险。

这就是大自然 “厌恶智慧” 的底层逻辑:对绝大多数物种来说,智慧是 “性价比极低” 的性状,不如身体机能的提升更直接、更有效。也正因如此,在人类进化史上,除了智人(现代人类的祖先),还出现过尼安德特人、海德堡人等多个拥有一定智慧的人种,但最终都走向了灭绝。

那么,智人为何能 “笑到最后”?其实用 “哭到最后” 来形容更贴切。



早期智人曾多次濒临灭绝,比如在 7 万年前左右,由于气候突变,智人的种群数量一度缩减到不足 1 万人。但凭借着极其罕见的运气 —— 比如关键的基因突变、对环境的偶然适应,他们才一次次躲过灭绝危机,最终繁衍至今,成为现代人类。

这也说明,人类祖先在进化过程中始终处于 “挣扎求生” 的状态,进化出智慧完全是 “被逼无奈”。物种的进化从来不是 “主动选择” 的结果,而是被自然环境 “倒逼” 的过程:基因随机突变产生不同性状,大自然再从这些性状中筛选出最适合当前环境的,保留下来并传递给后代。物种本身没有任何 “选择权”,只能被动接受自然的 “审判”。

现代进化论认为,人类的祖先最初生活在东部非洲的森林中。



大约 600 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迁,森林大面积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草原。被迫离开森林的古猿(人类祖先的早期形态),突然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 在草原上,它们没有任何优势:论力量,比不过野牛;论速度,比不过羚羊;论爆发力,比不过狮子。生存危机瞬间降临。

可以想见,当时大部分古猿都因为无法适应草原环境而灭绝了。只有极少数古猿,在随机突变中出现了 “直立行走” 的性状,才勉强获得了生存机会,并通过了自然的初步筛选。

直立行走的优势的非常关键:首先,直立行走让古猿的视野变得开阔,能更早发现远处的天敌或猎物;其次,直立行走完全解放了双手,让古猿可以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比如用石头砸开坚果、用木棍挖掘根茎),既能防御天敌,又能获取更多食物;最后,直立行走还改变了古猿的饮食结构 —— 为了生存,它们从单纯的食草动物,逐渐转向杂食,甚至开始捕食小型动物,摄入更多肉类。



这个过程极其漫长,前后持续了数百万年。但正是这个 “委曲求全” 的过程,为后续智慧的进化埋下了伏笔。肉类中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能为大脑提供更充足的能量;而直立行走形成的身体结构,也为脑容量的扩大提供了物理基础(比如颅骨形状的改变)。

在随后的进化中,人类祖先又逐渐学会了使用火。火的使用不仅能驱赶天敌、保暖,更重要的是能烤熟食物 —— 烤熟的肉类更容易消化,蛋白质的转化率大幅提升,进一步为大脑发育提供了能量支持。大脑在充足能量的滋养下,脑容量逐渐扩大,神经细胞的连接也越来越复杂,最终推动了智慧的诞生。



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 “与智慧相关的基因突变” 的出现。如果没有基因随机突变出 “支持脑容量扩大”“神经结构复杂化” 的性状,即便有直立行走、吃肉、用火这些条件,智慧也无从谈起。而且,即便出现了这样的基因突变,人类祖先还必须 “驾驭” 这种性状 —— 比如通过群体协作、分工合作,让智慧真正转化为生存优势,避免它成为 “耗能累赘”,才能最终通过自然筛选。

由此可见,人类祖先走向智慧的道路,就像在走一座 “独木桥”,每一步都充满风险,稍有不慎就会坠入灭绝的深渊。而除了 “智慧” 这座独木桥,大自然还为物种提供了无数条更安全、更便捷的 “生存道路”—— 比如增强身体机能、发展保护色、提升繁殖能力等。这也正是黑猩猩、猴子等物种没有进化出智慧的根本原因:它们不需要。

很多人会下意识地认为 “智慧是最好的性状”,因为人类凭借智慧创造了文明,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但这种观点忽略了两个关键事实:第一,人类祖先在进化智慧的过程中,曾多次濒临灭绝,付出了巨大的生存代价;第二,物种进化的核心目标是 “适应环境、生存繁衍”,不是 “变得更聪明”。对黑猩猩来说,它们生活在森林中,拥有灵活的四肢、强大的攀爬能力,能轻松获取食物、躲避天敌,完全不需要通过进化智慧来提升生存概率 —— 既然有更简单的生存方式,为什么要选择 “智慧” 这条难走的路呢?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事实:猴子在大约 3000 万年前,就与人类所属的 “人猿总科” 走上了不同的进化分支。



也就是说,猴子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 3000 多万年,而人类的历史只有几百万年。从进化时间来看,猴子是人类的 “表亲”,且 “辈分” 远高于人类。如果我们以 “拥有智慧” 为荣,去 “嘲笑” 猴子没有进化成人类,甚至觉得猴子 “应该” 进化成人类,这无疑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可笑想法 —— 就像一个几岁的孩子,去嘲笑一位百岁老人 “没有活成自己的样子” 一样荒谬。

对猴子而言,它们在森林中活得很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有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为什么要进化成人类?反过来想,如果智慧真的是 “最优解”,人类为什么不进化成猴子,去享受森林中的安逸生活呢?

其实,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人们对进化论的一种深层误解:认为进化是 “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 的线性过程,人类是进化的 “终极产物”,其他物种都在朝着 “变成人类” 的方向进化。但事实是,进化没有方向,也没有 “高低贵贱” 之分。每一个现存的物种,都是自然筛选的结果,都拥有最适合自己生存环境的性状。



黑猩猩没有进化出智慧,不是 “落后”,而是它们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生存策略;人类进化出智慧,也不是 “高级”,只是在特定的环境压力下,偶然走上了这条独特的进化道路。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看懂进化论,也才能对其他物种、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 —— 人类不是自然的 “主宰”,只是地球生命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的智慧,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无数偶然与必然交织的结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西方70年技术霸权崩塌!国产“钢铁心脏”问世,将适配新航母!

西方70年技术霸权崩塌!国产“钢铁心脏”问世,将适配新航母!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2025-11-14 11:01:41
800年来第一个访华的泰国国王,这是干嘛来了?

800年来第一个访华的泰国国王,这是干嘛来了?

观察者网
2025-11-14 16:04:07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影孖看世界
2025-11-16 20:05:08
中日破裂,这是53年来对日最强硬的外交表态!

中日破裂,这是53年来对日最强硬的外交表态!

见闻致
2025-11-15 21:21:56
雷军真的急了!大周末发帖小米SU7很安全,翻出多篇文章自证清白

雷军真的急了!大周末发帖小米SU7很安全,翻出多篇文章自证清白

火山诗话
2025-11-16 15:33:35
李湘傻眼了!给王诗龄营造了十多年的名媛人设,被一张照片毁了!

李湘傻眼了!给王诗龄营造了十多年的名媛人设,被一张照片毁了!

汤圆说娱乐
2025-10-06 11:41:21
赣锋锂业李良彬:如果碳酸锂明年需求增速超过30% 价格可能会突破15万元/吨

赣锋锂业李良彬:如果碳酸锂明年需求增速超过30% 价格可能会突破15万元/吨

财联社
2025-11-16 13:44:04
有用户反馈苹果iPhone 17 Pro Max用湿巾清洁后机身涂层被擦除

有用户反馈苹果iPhone 17 Pro Max用湿巾清洁后机身涂层被擦除

IT之家
2025-11-16 10:17:07
中日开战,战场就在日本本土,日本将变成火葬场、垃圾场和试验场

中日开战,战场就在日本本土,日本将变成火葬场、垃圾场和试验场

智慧天气通
2025-11-17 02:18:49
驾驶证不再是12分?车辆将不再年检?交警:有车没车都需要了解下

驾驶证不再是12分?车辆将不再年检?交警:有车没车都需要了解下

李博世财经
2025-11-14 14:23:08
你以为现在的日本不敢发动对华战争吗?你以为高市只是耍嘴炮吗?

你以为现在的日本不敢发动对华战争吗?你以为高市只是耍嘴炮吗?

蓝色海边
2025-11-16 12:52:21
当菲律宾网友质疑中国“只亮剑不拔剑”,加拿大网友:中国不拔剑,非不敢而是不值

当菲律宾网友质疑中国“只亮剑不拔剑”,加拿大网友:中国不拔剑,非不敢而是不值

雨先森观察
2025-10-20 04:11:07
今年各行各业惨到什么程度?网友:穷的越穷,富的越富!

今年各行各业惨到什么程度?网友:穷的越穷,富的越富!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5 00:15:03
英媒:中国富人为何逃离新加坡?中国不给脸,新加坡也就是个县了

英媒:中国富人为何逃离新加坡?中国不给脸,新加坡也就是个县了

华山穹剑
2025-11-16 20:11:51
随着葡萄牙9-1,挪威4-1意大利,世预赛最新积分榜:欧洲5队直通

随着葡萄牙9-1,挪威4-1意大利,世预赛最新积分榜:欧洲5队直通

侃球熊弟
2025-11-16 23:56:49
“快来逮捕我”,沈伯洋窜德发挑衅,不到24小时,大陆对其出重拳

“快来逮捕我”,沈伯洋窜德发挑衅,不到24小时,大陆对其出重拳

生活魔术专家
2025-11-17 06:20:49
足坛一夜动态:葡萄牙造9-1惨案,英格兰11连胜,挪威双杀意大利

足坛一夜动态:葡萄牙造9-1惨案,英格兰11连胜,挪威双杀意大利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17 05:58:08
党报党刊的尴尬:几乎没人看,当废品卖?这些建议有助于改进

党报党刊的尴尬:几乎没人看,当废品卖?这些建议有助于改进

白马惊天剑
2025-10-27 15:23:36
爱泼斯坦地狱之门被撕开:民主党搬起石头砸烂自己的脚

爱泼斯坦地狱之门被撕开:民主党搬起石头砸烂自己的脚

斌闻天下
2025-11-16 07:45:02
辩护律师:郭某刚原本可以“五不死”,可惜他不明白一个道理

辩护律师:郭某刚原本可以“五不死”,可惜他不明白一个道理

阿纂看事
2025-11-15 11:22:20
2025-11-17 07:35:00
宇宙时空 incentive-icons
宇宙时空
热衷于宇宙和时空探索
11775文章数 957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数码
游戏
教育
家居
时尚

数码要闻

华为鸿蒙HarmonyOS 6.0.0.112版本首曝,支持电脑投平板

《纪元117:罗马和平》多人游戏问题大 育碧承诺修复

教育要闻

英国大学申请难度排名!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秋天怎么穿出时尚感?避开老气的着装方式,美得自然又大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