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爱国心,再富也难站稳!全运会聚集各大家族,唯独李嘉诚缺席
全运会火炬传递驶入香港那一刻,象征意义已远超体育本身。
这不仅是一次体育盛事,更是一次政治宣示与国家认同的集体亮相。
新鸿基郭家的郭基辉,新世界郑家的郑志刚,恒基李家的李家诚,以及霍家的霍震霆悉数到场,他们有的是火炬手,有的是嘉宾代表,都在用行动表达着对国家的支持和对香港未来的信心。
这场传递活动,被称为“粤港澳三地的联通象征”,也是香港商界少有的集体合体。
一时间,整个商界仿佛在无声地发出信号:谁愿意站在国家大势之上,谁就拥有未来的机会。
而这片“群贤毕至”的盛景中,唯独没有看到李嘉诚家族的任何成员。
曾几何时,李嘉诚是香港“商界教父”,其影响力遍布金融、地产、航运、电信各大核心行业。
![]()
但此次缺席,不仅引发媒体关注,更让许多市民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是低调,也有人直言:压根就没人请他。
这一猜测并非空穴来风。
近年来,李家一系列“脱钩”式操作,早已在舆论中留下诸多质疑:从港口卖给美资企业、到大规模撤出内地资产,再到家族重心西移欧洲,都让人感受到李家的疏离。
如今在国家级别的场合里被边缘,也就不难理解了。
曾几何时,小学生作文里写的是“香港是李嘉诚的城市”。
如今,公众的情绪却在潜移默化中逆转。就在火炬传递隔日,李家长江集团大厦门前突发一起“红漆事件”。
![]()
一名市民高呼李嘉诚的名字并泼洒红漆,最终与保安冲突被捕。
虽然警方随后通报该男子患有精神障碍,但这个举动的背后代表民众对他的不满已经从网络蔓延至现实。
李嘉诚并非一开始就是富豪。
他出生于广东潮汕一个教师家庭,父亲在战乱中病逝,他13岁便被迫辍学,从此在香港的塑胶厂打工谋生。
每天凌晨五点出门,工作超过12小时,只为换取那微薄薪水贴补家用。
但也正是那段艰难岁月,打磨出他一生做事的方式:能忍、能算、能熬。
![]()
1950年代,他创办长江塑胶厂,靠着嗅觉敏锐的市场判断,率先在香港生产塑料花销往欧美,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塑料花大王”。
随后,他迅速扩张到房地产市场,趁着英国资本撤退、大量华资资本腾挪的空挡,大胆低价收购土地。
1979年,他一举收购英资大行和记黄埔,成为首位控股老牌英资公司的华人,从而彻底奠定了其在香港商界的“超人”地位。
之后几十年,李嘉诚的投资涉足地产、电讯、港口、零售、能源等多个行业,布局横跨欧美亚,被称为“亚洲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
最风光时,他掌控着两家上市公司——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其市值一度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的15%以上。
一人之力,撑起半个香港金融圈。也正因如此,他被人尊称“李超人”。
![]()
然而,这样的“神话”并没有延续到下一代,李家的第二代,不仅没有乘势而上,反而逐渐成为拖累。
李嘉诚育有两子,长子李泽钜,次子李泽楷。
作为接班人,李泽钜从小被严厉栽培,后来接手长江实业,在父亲眼中是最稳妥的“守业者”。
但多年来李泽钜的操作却乏善可陈,既无大的扩张动作,也缺乏战略突破。
虽然不出错,但也没有成绩,长江实业在他的带领下逐步放缓,陷入“稳中求退”的局面。
更让人唏嘘的,是李嘉诚一度寄予厚望的次子李泽楷。
![]()
这位“风流公子”曾经有过短暂高光,创办电讯盈科,试图打造香港新经济的领头羊。
但由于过度依赖资本炒作与政策红利,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电盈股价暴跌,李泽楷也被贴上“败家子”的标签。
他曾公开表示希望摆脱李嘉诚的光环,却最终发现,父亲留下的庞大帝国他根本接不住。
这些年,李泽楷更因感情问题频频登上娱乐版面。
他与梁洛施的一段情轰动一时,三子未婚生,最终还是分道扬镳。
如今再看两兄弟,一个保守谨慎却毫无建树,一个张扬有余却眼高手低,外界甚至一度评价道:李嘉诚的商业帝国可能止步于他这一代。
![]()
而李嘉诚本人似乎也早有预感。
十多年前,他就开始不断出售内地资产,把资金悄然转往欧美等地。
这样的局面,无疑也是李嘉诚如今被边缘化的根本原因之一。
随着时代变迁,李家的商业模式与策略,逐渐显现出疲态。
港口业务曾是长和系重要资产,但近年却以220多亿美元打包卖给美资贝莱德集团。
这笔交易涉及巴拿马等战略性港口,事关全球航运命脉,引起国家层面高度警觉。
![]()
港澳办、外交部多次发声干预,但李家依旧推进了出售,哪怕为此不惜市值蒸发12%,也要套现离场。
这是“商人无祖国”的体现,但更深层的,是李家逐渐远离国家战略的现实表现。
如果说李家是在退场,那其他家族的动作则是在补位。
这一代香港商界,正在悄然完成一次“家国立场”的重新排序。
霍家是个典型。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霍英东就大力投资内地。
他为中国成功申奥四处奔走、出钱又出力,还每年为奥运冠军捐赠金牌奖金,至今已坚持四十余年。
![]()
在今年九三阅兵仪式上,霍家依然是受邀嘉宾。
这不是偶然,而是长期家国情怀的积淀。
再看郑家,郑裕彤曾高调捐地,帮助缓解香港房屋问题。
其孙郑志刚延续祖父路线,不仅参与火炬传递,更宣布捐出28万平方米土地予政府。
这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姿态,为郑家在港赢得了口碑。
恒基李家也没缺席,不仅李家诚参与火炬活动,其家族也表达了愿配合国家发展的明确态度。
![]()
哪怕是郭得胜家族,虽然家族内部有矛盾,但也在广州投资建设酒店后将其无偿捐赠政府,可谓义利兼顾。
他们都在努力调整节奏、对接国家大局,谋求本土信任与国家红利的双赢。
而对比之下,李嘉诚那种“套现-撤退-再投资欧美”的路径,早已过时。
国家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强调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
谁愿意跟上节奏,谁就能延续家族荣耀,而谁若继续“在商言商”,终将被潮水冲刷出局。
![]()
李嘉诚给所有的富豪提了个醒:财富再多,若脱离大势,终将难稳根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