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顶级女藏家:收了30年的家具,拍出2亿天价

0
分享至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为提高文章流畅性,文章可能存在故事编译,读者请自行辩解!如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

天价背后的放手传奇

2022年,曾宪芬的明式家具拍卖以2.27亿港元成交,这位72岁台湾老太太30年前众人抢楼时把全部积蓄砸进“没人要的破木头”,如今却将“心肝宝贝”一次性清空,那么她为何愿意卖掉这些家具?



破木头遇知音收藏起点

上世纪90年代,香港楼市疯涨,大家都抢着买房,曾宪芬却把80万港元——当时能在太古城买两套小房子的钱,砸进了一张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

她第一件藏品是张修补过多的黄花梨桌子,后来笑说“这是我的收藏第一课”。

那之后她就迷上了黄花梨,“看到喜欢的家具,能几天几夜睡不着觉”。

家里的古董床她照睡,古董椅每天坐,宠物狗还总爬上古董床打滚,她从不生气,“它们不是藏品,是有温度的伙伴”。



对话历史读懂古人智慧

后来她真动了心思研究这些木头,请过王世襄那些专家到家里来。王老先生摸着一把圈椅的扶手说“你看这弧度,是古人的人体工学”,她才发现坐上去腰不酸不是碰巧。

有次请师傅修椅子,拆开椅靠时闻到股味儿,四百年的汗味混着黄花梨的蜜香,像闻着几百年的日子。



她总说“别人收瓷器古画,我死磕家具——因为它是‘活的’,有人用过,有故事”。

家里那把霸王棖椅子,背板嵌的大理石纹路像幅水墨画,她每天坐上面喝茶,说“就跟历史通了话似的”。



柴火岁月里的坚守逆行

那时候哪有现在的收藏热,青花瓷器扔地上当破烂。古画没人要,老家具直接劈了当柴烧,

邻居家盖房拆下来的老梁木都拖去灶房烧火。朋友都笑她傻:“80万买堆木头干嘛,买房多好,过两年翻一倍,木头能当饭吃?”

她蹲在院子里擦椅子上的灰,头也不抬,“你坐这椅子试试,腰不酸,比钢筋水泥的楼舒服”。

家里客厅更有意思,红木八仙桌配着意大利皮沙发,百年波斯地毯上总趴着她捡的流浪猫,猫爪子勾着桌腿磨指甲,她端着茶杯坐旁边看,“古董不是供起来的,是要一起过日子的”。

有回台风天窗户没关,雨水打湿了紫檀案子,她拿布擦了半宿,边擦边骂,“这破木头比我还娇气”,骂完又摸了摸木纹笑了,“但摸着就是暖和”



放手后才懂家具已非你

日子过着过着,曾宪芬也老了,侄子辈没人对这些老木头感兴趣,他们宁愿抱着手机刷视频,也懒得摸一下那些椅子。有回她指着霸王棖椅子说“这可是宝贝”,小孙子直接爬到意大利沙发上,说“爷爷家的电竞椅比这舒服”。

她开始琢磨这些家具的去处,捐给博物馆?怕它们被锁在玻璃柜里蒙尘;带进土里?又觉得对不起这些几百年的木头。



有天跟个老藏家朋友喝茶,朋友指着窗外的树说“你看这树叶,春天长出来,秋天落下去,从来不是树的私产。这个家具早就不是你的了,你不过是暂时替后人保管几十年”。

曾宪芬突然就明白了,与其让这些宝贝在自己手里慢慢失去光彩,不如让那些花大价钱买走的人,能和子孙继续爱护它们,让它们接着“活”下去。

决定拍卖那晚,她把最爱的那把四出头官帽椅搬到阳台,对着月亮坐了半宿,烟一根接一根地抽,抽到第三根时,她摸了摸椅子的扶手,就像摸老朋友的肩膀,“走了也好,找个好人家”。



拍卖后藏家变身文明传递者

2022年拍卖落槌那天,她没去现场,在家擦那把留到最后的明代条案。

4830万港元的椅子款全捐了,要出本《明式家具的现代性》,书里夹着测绘图纸,“让年轻人照着打一把,坐得起,也丢得起”。

如今她凌晨三四点就起床跑步,跑累了回家听播客学画画,画的全是椅子。

客厅里跑步机挨着条案,条案上摆着她画的草图,旁边放着个搪瓷缸子,装着喝剩的茶。

她摸着条案说“器物走了,灵魂留下了”。



收藏让文明活起来

如今她常坐在空荡荡的条案前发呆,手里摩挲着剩下的一块黄花梨木料。

她总说收藏哪是占有,是跟老物件对话,传到我手里不是终点,是让我护着它们往下走。

她说老东西带着几代人的汗味和日子,我能陪它们几十年已经很幸运,现在该让它们去新的人家,接着"活"。

说到底,收藏不就是让这些老木头、老手艺,在时光里一直"走"下去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郑丽文又有大动作,当着日媒的面、直接说出心里话,绿营瞬间炸锅

郑丽文又有大动作,当着日媒的面、直接说出心里话,绿营瞬间炸锅

南宫一二
2025-11-15 15:45:41
36岁中超名将收130万踢假球 获刑1年半 已考上北京某大学请求缓刑

36岁中超名将收130万踢假球 获刑1年半 已考上北京某大学请求缓刑

我爱英超
2025-11-15 18:13:10
王震坚决反对中顾委副主任排名,薄一波:我是常务,就这么定了

王震坚决反对中顾委副主任排名,薄一波:我是常务,就这么定了

史之铭
2025-11-14 20:23:36
71岁成龙官宣:满头白发,差点认不出!新片颠覆形象,演患病老人

71岁成龙官宣:满头白发,差点认不出!新片颠覆形象,演患病老人

头号电影院
2025-11-15 12:15:03
全运会女子100米自由泳:何诗蓓斩获第2金,杨浚瑄后来居上摘银

全运会女子100米自由泳:何诗蓓斩获第2金,杨浚瑄后来居上摘银

全景体育V
2025-11-15 19:10:52
段永平最新千亿持仓来了!新进阿斯麦

段永平最新千亿持仓来了!新进阿斯麦

新浪财经
2025-11-15 11:32:43
全运会考察个寂寞?球迷怒批郭士强:这3人不该进集训名单

全运会考察个寂寞?球迷怒批郭士强:这3人不该进集训名单

弄月公子
2025-11-15 10:37:10
樊振东不光要赢,还要给王楚钦上课!难怪大头心服口服,彻底认了

樊振东不光要赢,还要给王楚钦上课!难怪大头心服口服,彻底认了

嘴炮体坛
2025-11-15 16:50:21
霍震霆也没想到,44岁的儿媳郭晶晶再次官宣喜讯,让整个阔太圈都沉默了

霍震霆也没想到,44岁的儿媳郭晶晶再次官宣喜讯,让整个阔太圈都沉默了

科学发掘
2025-11-15 06:59:22
夺冠不到24小时,林高远就被人民日报点名,邓亚萍的话有人信了

夺冠不到24小时,林高远就被人民日报点名,邓亚萍的话有人信了

小彭的灿烂笔记1
2025-11-15 16:18:31
中国成G8最后拼图,德国基本同意,支持马克龙邀请中国参加G7峰会

中国成G8最后拼图,德国基本同意,支持马克龙邀请中国参加G7峰会

文史旺旺旺
2025-11-14 19:59:04
亨氏番茄酱靠一张海报“杀疯了”!做成PPT,直接赢麻了!

亨氏番茄酱靠一张海报“杀疯了”!做成PPT,直接赢麻了!

秋叶PPT
2025-11-15 08:21:45
香港保安局更新日本外游警示资讯,呼吁游日港人注意安全

香港保安局更新日本外游警示资讯,呼吁游日港人注意安全

界面新闻
2025-11-15 17:33:59
伊能静参加上海艺术展,无修图下嘴角下垂,一看就是50+的老太太

伊能静参加上海艺术展,无修图下嘴角下垂,一看就是50+的老太太

小娱乐悠悠
2025-11-15 10:44:32
从火爆全国到集体关门,兰州拉面为啥逐渐消失了?被坑过后就懂了

从火爆全国到集体关门,兰州拉面为啥逐渐消失了?被坑过后就懂了

米果说识
2025-11-15 14:31:57
50多年后终于明白,当年苏联挖穿地球,为何挖到12262米就停了

50多年后终于明白,当年苏联挖穿地球,为何挖到12262米就停了

博览历史
2025-11-12 16:28:15
重庆“文强”之子的现状

重庆“文强”之子的现状

年代回忆
2025-05-13 20:05:32
浙江大学党委最新任命

浙江大学党委最新任命

双一流高校
2025-11-15 18:05:01
一战打醒开拓者!杨瀚森打爆10号秀,给机会,他不比状元弗拉格差

一战打醒开拓者!杨瀚森打爆10号秀,给机会,他不比状元弗拉格差

金风说
2025-11-15 14:51:20
全新奥迪A6来了, 长得像“液态金属”超帅,击中年轻人审美!

全新奥迪A6来了, 长得像“液态金属”超帅,击中年轻人审美!

米粒说车唯一呀
2025-11-14 19:30:42
2025-11-15 20:32:49
牛牛叨史 incentive-icons
牛牛叨史
如果是一滴雨,就倾尽温柔滋润大地!
1161文章数 12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侍卫官吐露:蒋介石的最后岁月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侍卫官吐露:蒋介石的最后岁月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