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沪疆文化交流周启幕 多元群文活动共谱民族团结新篇章

0
分享至

11月14日,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文化馆的文艺骨干们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为市民带来了别具一格的新疆课程,教授手鼓上绘画和原创新疆广场舞,由此拉开了“2025沪疆文化交流周”群文系统活动序幕。


交流周期间,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联动静安、浦东、长宁、宝山、闵行、崇明、青浦等十三个区文化馆,通过文艺演出、摄影展、音乐沙龙、非遗体验、公益演出、数字展览等形式丰富的活动,呈现群文系统文化交流、文化援疆的丰硕成果,生动展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艺术舞台文化“碰撞”

“打起手鼓唱起歌”,手鼓是新疆文化的“活符号”,他们用手鼓上绘制农民画的形式,向上海市民普及新疆本土文化。农民画的质朴笔触搭配手鼓的民族特色,既体现了新疆民间艺术的鲜活生命力,也承载着各族群众对生活的热爱。“我们想以‘小物件’传递‘大文化’,让上海同行和市民触摸到新疆文化的细节与温度,感受传统艺术与民间创意的碰撞。”乌鲁木齐市文化馆李松燕说。现场教授的广场舞《天山放歌》融合汉、回、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5个民族的舞蹈元素,再配上雄浑激昂的旋律,勾勒出新疆大地的壮阔图景,直观展现了新疆的多元文化魅力和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自2011年就开始参加援疆工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不仅通过演出和非遗展将上海的特色文化带到喀什,还邀请新疆文艺团队来上海进行文化交流。乌鲁木齐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借鉴上海在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精品孵化、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经验,优化乌鲁木齐市的群众文化服务;同时,也把新疆的特色文化资源分享给上海,为上海的市民艺术夜校、群文创作等提供新的灵感,让两地文化资源实现“双向赋能”。


当天晚上,《丝路同心·疆海融情》沪疆文化交流周文艺展演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星舞台举行。喀什地区歌舞团、莎车县十二木卡姆歌舞团、泽普县文工团等新疆文艺团体将带着天山脚下的豪迈与热情,不远万里奔赴上海,与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轻音乐团、上海歌舞团、上海芭蕾舞团等本地院团同台演出。


近日,叶城县歌舞团走进宝山滨江带与城市商圈,与市民零距离的互动。欢快的民族舞蹈、动人的器乐演奏,吸引众多市民驻足欣赏。这已是叶城县歌舞团连续两年来沪参加沪疆文化交流。宝山区文化馆也持续多年组织艺术骨干深入新疆开展实地采风。

在长宁文化艺术中心520剧场上演的《丝路国风》音乐会上,上海民族乐团与喀什地区歌舞剧团通过合奏、独奏、声乐与舞蹈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了新疆喀什的自然美景、民族风情与人文底蕴。


浦东新区文艺指导中心的“音乐下午茶”活动,特邀新疆音乐人与上海本土乐队同台,在丝路乐韵中演绎民族、世界与原创融合的音乐作品。同时,市民艺术夜校的“学唱新疆歌/学跳新疆舞”课程,也让市民在律动中加深对新疆文化的理解与热爱。静安区文化馆的“午间一小时音乐沙龙”聚焦新疆最长的弹拨乐器“弹拨尔”。静安区文化馆推出的《共同唱响新疆歌》《教你跳支新疆舞》公益课程。黄浦区文化馆开展“从丝路上的民俗舞视角,展现“不一样”的西域舞韵!”艺术导赏等活动。徐汇区文化馆策划一系列丰富的沪疆主题活动,从公园音乐会到光影课堂,演绎沪疆文化的多元精彩。



传统技艺的当代对话

从版画到刺绣,从海派剪纸到木卡姆,沪疆两地的传统技艺在对话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青浦区以水印版画为媒介,与新疆白碱滩版画构建起常态化的交流机制。2023年,青浦非遗传承人团队远赴新疆白碱滩开展非遗展示与版画交流;2024年,白碱滩创作团队回访青浦。今年,两地创新推出“印痕之美·最江南”版画作品邀请展和“印痕之美”沪疆两地版画作品线上展。联动参与“沪风克韵”书画联展、文艺联合展演等品牌活动,依托“春雨工程”开展10余项文化合作,惠及群众3万人次。

浦东新区尝试“非遗+商圈”模式,美韵莎车非遗文化美食节与周浦羊肉文化节联动,以快闪、市集等新颖形式,让文化传播与消费体验相得益彰。浦东新区的“非遗传情”交流培训已连续三年走进莎车,成为沪疆文化交流的品牌项目。浦东的非遗传承人将绕龙灯、沪剧、剪纸等海派技艺手把手传授给当地文艺骨干,累计培训超200人。更令人振奋的是,这种交流已从“单向输血”发展为“双向赋能”——由莎车非遗传承人与浦东艺术家共同创作的剪纸时装秀《海韵莎风·纸上霓裳》,成为两地人民深厚情谊的艺术象征。

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创新推出“春雨工程——长宁区对口支援地区优秀非遗作品特展”,在中心外墙打造“非遗快闪橱窗”,展出来自新疆等地的特色非遗作品。其中,新疆克拉玛依的“大地色戈壁滩”橱窗,通过融入城市标志大油泡、铺设大地色地毯等方式,还原戈壁滩的自然风貌。同时,徐汇区两次参加“新疆是个好地方”非遗援疆主题展以及“上海非遗草湖行”活动,将中式服装盘扣制作技艺、海派旗袍制作技艺、珐琅器制作技艺、连环画、穴位敷贴剂法、上海剪纸带到新疆。

光影叙事记录“沪疆情深”

摄影艺术作为最直观的视觉语言,成为记录沪疆情深的重要载体。各区的摄影展览不仅展现了新疆的壮美山河,更记录下了沪疆两地交流和文化援疆背后的暖心故事。

宝山和叶城两地的优秀文艺作品在文化交流周期间实现互展。叶城摄影展在宝山区文化馆展厅展出,宝山则精选第二十三届“江南之春”美术佳作赴叶城展出。


浦东新区“浦东·莎车都是好地方——沪疆同心艺术特展”汇聚了普通农牧民、专业艺术家等不同创作群体的视角,既能看到新疆壮丽的风光、多彩的民族生活,也能看到上海现代的城市风貌与人文气息。

闵行区群众艺术馆的“新疆是个好地方”摄影艺术展汇聚沪疆两地众多摄影人的心血之作,值得一提的是闵行当代工匠、区文旅干部陶志军持续跟拍十年的专题作品。从2015年到2025年,陶志军十余次奔赴喀什地区泽普县,用镜头完整记录了当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历程。他的作品中有援疆干部与当地群众共同劳作的场景,有新建民居取代土坯房的变迁,有孩子们从简陋教室搬进现代化校舍的笑脸。这些影像不仅是时代的见证,更是沪疆情深最生动的呈现。


​随着交流周的深入推进,上海各区在办好本次交流周的同时,已开始谋划更长远的合作蓝图。其中,青浦区计划在2026-2027年开展“版画+”跨界创作项目,建立“沪疆版画人才库”,实施年度互访创作计划,并升级线上展览平台,新增VR沉浸式观展功能。浦东新区将持续深化“文化润疆”工作,升级“非遗结对”计划,推动沪剧与十二木卡姆等瑰宝跨界合作;实施“青少年文化使者”计划,鼓励两地学子共绘未来;建设“云端非遗馆”,借助数字技术打破时空界限。崇明区将在2026年崇明国际自行车赛期间,在终点区设置“丝路驿站”,搭建新疆美食长廊,安排新疆歌舞快闪。宝山区强化青年交流,持续组织青年宣讲联盟赴新疆交流;借助科技赋能,打造云端文化课堂、数字展厅、开通直播课;推动文旅融合,打造特色品牌,策划像“乘着歌声游新疆”这样的品牌活动。

本次交流周群文活动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合作交流办、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等单位共同指导,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及浦东新区、静安区、黄浦区、闵行区、宝山等13个区文化馆主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纵相新闻 incentive-icons
纵相新闻
做有纵深的世界万相
37612文章数 22575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