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电商平台逛一圈,印着刘亦菲、肖战、易烊千玺等上百位明星肖像的网纱头套随处可见。
15块钱起的定价不算高,却能做到月销破万。
一开始我还觉得这商品挺新鲜,直到看到商家直言没拿到明星授权,只说这是“搞笑用品”,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
律师早就明确说了,这种行为涉嫌侵犯肖像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里写得很清楚,没经过肖像权人同意,不能制作、使用、公开别人的肖像用于商业用途。
所谓的“搞笑”,根本不在免责范围内。
本来想是不是商家真的不懂法,后来发现他们心里门儿清,就是故意钻空子。
明星头套卖得火,侵权套路藏得深
这些头套的成本低得吓人,也就三四块钱的样子。
![]()
印上明星肖像后,价格直接翻了好几倍,15块钱起步还不愁卖。
商家大多是小作坊式经营,就算店铺被平台下架,换个账号改个店名,很快就能卷土重来。
如此看来,法律风险在他们眼里,不过是赚钱路上的小插曲。
明星们想要维权,难度可不是一般大。
侵权商品分散在多个平台,上千个链接里都可能有同款。
![]()
要一个个收集证据,得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而且打官司的成本不低,律师费、公证费加起来得十几万,远超这些头套能带来的收益。
更何况,就算维权成功,还可能被网友贴上“玩不起”“小题大做”的标签。
很显然,很多明星就算知道自己肖像被滥用,也只能无奈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类似的侵权事件其实并不少见。
2023年,某电商平台上热销的“明星表情包钥匙扣”,就因为没获得授权,被多位明星工作室投诉后下架。
![]()
还有短平台上的“明星仿妆道具套装”,印着明星肖像却无授权,涉事商家最终被罚了5万元。
这些案例明明摆在眼前,为啥还有商家敢顶风作案?说白了,还是利润太诱人。
商家把这些头套包装成“搞笑用品”,其实是在模糊大家的认知。
消费者花15块钱买个新鲜,可能没意识到这是侵权行为。
而商家自己呢,看着同行都在卖,就产生了“法不责众”的错觉,负罪感自然减轻了不少。
![]()
但侵权就是侵权,不能因为换了个“搞笑”的名头,就变成合法的了。
侵权不是小事,多方都得发力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侵权头套,带来的危害可不小。
首先受影响的就是明星本人,肖像权被随意滥用,不仅人格尊严受损害,商业价值也会受到影响。
明星的肖像本身就是一种无形资产,没经过同意就拿去赚钱,跟抢钱没啥区别。
![]()
对于正规商家来说,这种侵权行为更是破坏了市场公平。
正版授权商品得支付高额版权费,价格自然会高一些。
而这些侵权头套靠着低价冲击市场,让正规商家很难生存。
长此以往,谁还愿意花钱做正版授权?整个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都会受到威胁。
消费者也可能被这些侵权商品坑到。
![]()
这些头套没经过质量监管,网纱材质可能含有甲醛、荧光剂等有害物质。
戴在头上时间久了,很可能影响健康。
本来想买个搞笑道具图个乐,最后却损害了身体健康,这可不是什么划算的买卖。
想要整治这种乱象,电商平台得先负起责任。
建立关键词筛查机制,对“明星肖像”“明星同款”这类商品提前进行审核。
![]()
某电商平台2024年推出的“知识产权保护绿色通道”就做得不错,侵权商品响应下架时间缩短到24小时。
如此看来,只要平台肯发力,就能有效遏制侵权行为。
商家也得转变思路,别总想着走捷径。
想要赚钱,可以推出“私人订制”的创意头套,没有明星肖像也能做出特色。
或者跟明星工作室合作,拿到正规授权后再进行销售。
![]()
靠侵权赚来的钱终究不长久,一旦被查处,损失可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消费者的态度也很重要。
咱们在购买商品时,要多留个心眼,尽量选择正版授权的产品。
这不仅是对自己权益的保障,也是对原创的支持和尊重。
如果发现侵权商品,还可以通过平台投诉渠道举报,发挥监督作用。
![]()
“搞笑”从来都不能成为侵权的挡箭牌。
明星的肖像权受法律保护,商家想要盈利,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这件事也给大家提了个醒,知识产权保护不是小事,需要平台、商家、消费者共同努力。
![]()
只有大家都坚守底线,才能营造出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让文化产业得以持续繁荣发展。
搞不清为啥还有商家抱着侥幸心理顶风作案,怕是没尝过侵权被查处的滋味。
如此看来,加强监管、提高违法成本,才是遏制这类侵权行为的关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