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仍远落后于美国,美国手握5大优势,美专家:别高估中国了
[太阳]中国现在还比不上美国?美国专家约瑟夫·奈在2023年1月8日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为《中国是否已经过了巅峰时期?》,他认为中国在人口、金融还有一些技术等领域和美国还有一些差距。
文中还指出在劳动力上面,一个是要面对着劳动力短缺的压力,一个通过移民还保持着活力,这让中国和美国的工业体系差距在未来会慢慢变大。
事实真如他所说?中国已过巅峰期?
![]()
美国有几张王牌,看起来确实让人安心。首先是地理位置,简直是老天爷赏饭吃,东西两大洋就是天然的护城河,陆地上就俩邻居,加拿大和墨西哥,基本没啥威胁。这就意味着美国本土很难受到直接的军事打击,可以安安心心搞发展。
反观中国,地缘环境就复杂多了。足足有14个陆上邻国,家门口总有那么些事儿。印度、日本、越南,这些邻居哪个都不省心。这种复杂的周边环境,极大地分散了中国的精力,让它很难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全球扩张上。
再看看能源,美国又赢了一局。多亏了页岩气革命,美国已经从一个能源进口大国,摇身一变成了出口国。说白了,就是实现了能源的基本自给自足,不怕被人卡脖子“断油”。
![]()
而中国能源高度依赖进口,尤其是石油。运输线漫长又脆弱,从霍尔木兹海峡到印度洋再到南海,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是个大麻烦。这些海上生命线,在特定时期很容易成为被封锁的目标。
但是一个国家最坚固的防线,可从来不是地理边界,而是内部的社会共识。美国外部这层坚固的外壳,恰恰掩盖了它内部日益脆弱的软内核。
政治上的极端对立,社会阶层的撕裂,还有各种阴谋论满天飞,这些东西正在从根基上腐蚀美国。毫不客气地可以说,这些内部问题,才是美国“真正的掘墓人”。外部的绝对安全,反而让这种内部的溃烂变得不那么引人注目,也因此更加危险。
![]()
如果说地理和能源是美国的盾牌,那么美元和科技就是它最锋利的矛。美元是世界的主导货币,这让美国几乎掌控了全球金融系统的遥控器。想制裁谁,工具箱里家伙什多的是。
把一个国家踢出SWIFT国际结算系统,或者直接冻结他的海外资产,这种金融打击的威力不亚于一场战争。伊朗和俄罗斯都尝过这种滋味。相比之下人民币的国际化虽然在努力推进,但离挑战美元的地位还差得很远。
石油这些大宗商品的交易,仍然牢牢地用美元结算。这意味着,只要世界离不开石油,就很难绕开美元。在金融这个战场上,中国目前确实缺乏有效的反制手段。
![]()
科技方面更是如此,美国在生物科技、芯片设计、航空航天等核心领域,依然占据着“天花板”级别的领先地位。它拥有一个强大到难以复制的创新生态系统,这里有顶尖的大学、一流的研究机构,还有源源不断的风险投资。
正是这样的土壤,才能诞生像ChatGPT这样颠覆性的AI模型,或是像特斯拉和SpaceX这样改变行业游戏规则的公司。中国虽然在5G、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发展迅猛,但从整体上看,依然处在追赶者的位置。
然而最具威力的武器往往也是最危险的。一旦使用不当这把双刃剑就会反过来伤到自己。在美国对华“歇斯底里”的围堵中,这种反噬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
金融制裁用得太多太滥,短期内看似有效,长期来看却在动摇美元的根基。它会逼得其他国家不得不寻找替代方案,加速“去风险化”的进程,比如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科技上的芯片战就是个更直接的例子。那种直接的封锁,不仅打击了中国,也实实在在地损害了美国自家企业的利益。
![]()
苹果、英伟达、高通这些巨头,都极度依赖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策略,不仅没能彻底锁死对手,反而刺激了对方不计成本地投入自主研发。
相比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实力,美国最核心、最持久的优势,其实是那些无形的资产,就是对全球人才的吸引力,以及它所代表的文化和价值观。可悲的是,这两大支柱,正在被其自身的内向和排他政策所侵蚀。
从人口结构来看,美国简直是个奇迹,它依靠持续不断的移民政策,维持了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这为经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而反观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年轻人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
就业、教育的巨大压力,催生了“躺平”、“内卷”这类社会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削弱整个社会的长期活力。更深层次的,是一种隐形的优势,那就是人才的流动。
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看看清华、北大的顶尖毕业生都流向了哪里?他们中的许多人最终去了美国,成为了美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这背后是美国强大的教育、科研生态系统无与伦同在的吸引力。
然而这种吸引力正在流失。美国最大的优势是它的吸引力,是它的软实力,而不是武器。但近年来,美国到处“退群”,破坏与盟友的关系,搞孤立主义,这些行为无异于“自毁长城”。
![]()
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为中国提供了填补权力真空的机会。当美国主动放弃它作为世界领导者的责任和魅力时,自然会有别的力量来尝试填补这个空缺。美国正在亲手挥霍掉自己最宝贵的战略资产。
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中美这场博弈,胜负手可能不在于谁手里的“王牌”更多,而在于谁能沉得住气,避免因焦虑或自满而犯下致命的战略错误。
国际博弈的舞台上,不讲道德,只看实力和策略的稳定性。美国如果继续沉溺于自己的优势,并将它当作肆意挥霍的武器,那么它最终可能不是被中国超越,而是被自身的战略偏执和内部撕裂所击败。
![]()
未来的出路是什么?合作共赢才是大势所趋,关键在于心态要稳,不能被情绪所左右。在这场漫长的竞争中,最终比拼的不是谁的拳头更硬,而是谁的头脑更清醒,玩不好,结局只会是两败俱伤。
![]()
信息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