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生只出过两次国,都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目的地都是苏联。第一次访苏是在1949年12月,乘坐火车前往。这次访苏无比艰辛,毛主席以其伟人的强大魄力,得到斯大林的理解,完成了出访使命。
![]()
一、第一次访苏的背景
新中国诞生的第二天,就得到苏联的承认,但是,苏联政府对新中国特别是新中国的某些方针持怀疑态度,经济上的援助十分有限。为了争取苏联的支持,摆脱帝国主义的孤立和封锁,毛主席于1949年12月6日,乘坐专列前往苏联,带了很多土特产作为礼品礼物,最重要的是一幅湘绣斯大林的大幅画像。因为国内事务繁忙,周总理没有随行。
二、谈判过程比较曲折
毛主席这次出访,就是想要废止1945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个条约,本质上是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毛泽东作为共产党的领导人,有必要就这件事发出中国人的声音,但是斯大林并不想谈论这个。苏联尝到了远东不冻港的好处,所以不想放弃大连旅顺这些地方。
![]()
12月21日的晚宴是斯大林的寿宴,毛主席受到了苏联领导人的重视,被安排在了斯大林的身边,第一个致辞,但是毛主席依旧很生气,非常不满。
又过了3天,是12月24日,毛主席和斯大林进行了第二次会谈。这次的会谈依旧让主席大失所望,因为斯大林一直在顾左右而言他,没有一句提及中苏条约的事情。毛主席再次表达了不满,后来还对苏联的联络员发了脾气。
此时中国外交使团体现出来高超的外交智慧,王稼祥以答记者问的形式,把毛主席的目的见报了,完全地向世人公布,地球都知道了中国的合理目标。
事情很快迎来了转机,元旦那一天,苏联人突然找到了我国外交代表团,表示愿意废除旧的约定,签一份新的合约。此时,毛主席需要周总理前来,在周总理的调和沟通之下,1月22日,毛主席、周总理与斯大林举行了第三次的会谈,这次的会谈终于谈了实际问题,而且非常深入。
![]()
1950年2月14日,双方在克里姆林宫签订了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驻苏联大使王稼祥在莫斯科酒店举行了盛大的晚宴,斯大林亲自赴宴,毛主席赢得了斯大林的尊重,因为斯大林从来不在克里姆林宫外出席任何宴会。
这次签订的合约对中国来说非常丰厚,取消了不平等条约,苏联还准备给中国贷款,援助建设一些重要的企业。
![]()
三、中苏条约的作用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有关协定的签订,是新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果。毛主席评价说“这次缔结的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国,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署,使得中苏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在一定程度上为新生的中国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在当时为反对侵略、维护远东及世界和平与安全提供了保证,有助于新中国的恢复和发展。
![]()
1979年4月3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条约一年后即告期满,中国将不同苏联继续延长这一条约的期限。一年后该条约废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