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贵阳11月15日电 (陈洁泉)11月14日举行的贵州省“十四五”时期新型工业化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到2024年,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从17.1%提升至36.7%,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17.9%提升至34.2%,工业税收占全部税收比重从34.6%提升至48.7%,工业真正挑起了全省经济增长的“大梁”。
“十四五”以来,贵州着力打造“六大产业基地”,坚持“富矿精开”,大力推进“电动贵州”建设,持续推动开发区改革,创造性谱写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陈洁泉摄
工业协同发展水平、区域竞争能力提升。“六大产业基地”总产值占全省规上工业比重达82.2%。磷、煤、氟化工实现耦合循环一体化发展。“电动贵州”形成矿石—材料—电池—整车全产业链发展生态。建成电子、白酒、能源等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贵州成为全国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酱香型白酒形成主业突出、配套完善、整体协同的发展体系。电力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规划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一批企业和产品进入中国商飞产业链供应链。
驱动产业增长方式发生改变。贵州工业投资年均增速达12%,投资方向由基础设施为主向产业投资为主转变、投资方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华为云、毕节磷煤一体化、宁德时代、吉利等重大项目接续落地。支持遵义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黎从榕”打造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贵州白酒、轮胎、钢绳、辣椒以及“新三样”等工业品畅销海外。
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进展喜人。贵州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587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2户、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3户。贵州钢绳集团自主研发生产了世界最大直径钢丝绳等产品,实现我国钢丝绳行业和贵州修订国际标准零的突破。贵州磷化集团建成行业唯一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布国内首个电解铝复杂电解质体系下工艺指标动态优化预测大模型,涌现全国轮胎行业首个入选全球“灯塔工厂”企业,数据资产入表融资成为全省首单、国内领先案例,贵阳成为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17家、绿色工业园区26个,磷石膏综合利用能力大幅提升,赤泥脱碱后用于水泥生产取得突破。
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贵州评选认定45个“重点开发区”进行重点培育支持,推进创新驱动、智改数转、绿色发展等8个方面单项示范建设。全省90%以上大中型制造、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实现入园集群发展,开发区规上制造业产值占全省比重达92%,落地工业项目占全省比重超过80%。
总体来看,“十四五”时期贵州新型工业化实现了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工业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为“十五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