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这几年生意不好做,在街头巷尾就常看到各种“旺铺转让”告示,有些是餐饮店,有些是服装店,还有不少是理发店!我小区附近就有好几个理发店,但是多数都是开一阵子然后就“旺铺转让”了,快的不到一个月就倒闭了!
![]()
有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倒闭理发店超30万家,2025年三四线城市闭店率更是高达26.3% 。这个曾被认为“刚需不愁客”的行业,如今为何陷入“门可罗雀”的困境?啥原因导致了理发店的“关门潮”呢?毕竟理发不像网购,是不能网上进行的,哪为何陆续有理发店关门呢?
其实,这场“关门潮”不是偶然,而是成本、市场与信任多重矛盾的集中爆发。
首先,成本高企是压垮门店的第一根稻草。对于理发店而言,租金和人力堪称“两座大山”。
![]()
北京国贸商圈100平方米的门店月租高达8-12万元,即便三线城市普通商业街,月租也得3万元起步,当然了这个也和店铺的面积有关,就算是小的理发店,月租金也不便宜,除非是一些小区里面的,只要是商铺租金都不便宜!
租金几乎占总成本的30%-50%。而一线城市资深发型师月薪可达2万元,提成占比超80%,为了维持收入,“理发十分钟,推销半小时”成了行业常态。
再加上洗发水、染膏等耗材价格上涨,高端设备更新投入,不少门店陷入“涨价流失客,不涨价亏成本”的恶性循环。
其次,市场饱和与需求变迁让生意雪上加霜。
![]()
曾几何时,“学会剪发就能开店”的低门槛认知,催生了疯狂扩张——全国理发店从2018年的114.4万家增至2023年的超150万家,服务项目和装修风格高度雷同。
杭州某1.5万人的社区竟挤着23家理发店,服务半径从3000人萎缩到500米。
如此多的理发店,而消费者就那么多,甚至还有减少的趋势,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不去理发店了,那他们去哪里理发呢?
这是因为,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变得更理性:Z世代男性爱用家用理发器自剪寸头,他们购买理发器,自己在家里就能理发,一个理发器几十块,却能用好多年,这个一年就能节省不少钱!
![]()
就连很多的年轻女性,如今也不太愿意去理发店了,女性依赖假发片替代烫染,或者是自己在家里染发,烫发了!2025年家用理发器销量暴增210%。
而街头的10元快剪也凭借“不推销、只剪发”的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因为这里理发快,而且只是纯粹的理发,没有推销,也没有花里胡哨的其他套路,如今也占据了35%市场份额,进一步分流客源。
我小区有个路口,有个老太太每天都在这里理发,十元一位,不仅老人们常去,一些年轻人,小朋友也去,原因就是性价比高,十块钱理发一次,这太划算了!
最后一点,就是信任崩塌是最致命的打击。“充3000送2000”的预付卡套路、“总监级服务”的虚假宣传、未成年人烫发被收4000元的宰客事件,不断透支着消费者的信任!
更令人担忧的是,行业缺乏统一资格认证,“7天速成班”学员就能变身“总监”,43%的所谓“总监级”发型师从业不足2年。
预付卡跑路事件频发,2024年相关纠纷超2万起,涉及金额超10亿元,让消费者对办卡望而却步 。当高价服务配不上技术,套路多于真诚,消费者自然用脚投票。
不过,危机中也有破局者。湖南怀化的小华理发店,坚持男士30元、女士45元的平价,凭“听懂顾客需求”的真诚服务走红,7天带动当地消费1.2亿元。
这说明,行业的本质还是服务与技术。未来,那些剪掉暴利泡沫、回归手艺本身,善用数字化工具引流,或是深耕快剪、高端定制等细分赛道的门店,终将站稳脚跟。
理发店“关门潮”,归根结底是一场价值回归的洗牌。当行业不再依赖套路营销,而是靠技术赢口碑、靠真诚留顾客,才能走出困境,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毕竟,再理性的消费者,也永远需要一间“懂自己”的好理发店。
你们还去理发店理发吗?又有多久没去理发店了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