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治新闻传播》2025年第5期
AI让检察新媒体作品更炫更酷
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检察院
政治部主任 程曦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浪潮席卷传媒领域,检察新闻宣传工作也迎来波动与契机。如何将AI 技术融入新媒体作品创作全过程,更好更快打造法治精品,让优质内容深入人心,是各地检察机关面临的共同课题。
2025 年以来,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检察院着力深化AI 技术运用,以十余项AI 新媒体作品创作为样本,从内容制作、效果优化到经验复用,逐渐探索出一套AI 赋能检察新媒体创作的实践方法。原创AI 短视频《数立方里的蒲公英》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官方微信公众号转载,并被学习强国、中国长安网等平台推广;AI歌曲《检徽之下的正义蔷薇》获评“全国检察新媒体月度优秀作品”;AI 创作的法治图文转载率达到100%,阅读量破万人次。
筑基,提取要素搭建内容框架

在运用AI 技术进行新媒体创作的起步阶段,首要任务是提取构成检察宣传作品的关键要素,并找到能够与之适配的AI 工具。我们认为好的新媒体作品离不开文案、图片、音频三个要素,文案传递作品主要信息、图片增强作品视觉冲击、音频渲染作品情绪氛围,把这三个要素制作好是整个作品创作的重要基础。
DeepSeek、豆包、即梦、海绵音乐是常见的AI工具,了解它们擅长制作的要素,熟练掌握运用,能够帮助我们在更短周期内完成作品的框架搭建和内容创作。DeepSeek 是文案策划的“创意军师”,它主要承担新媒体前期策划的文案生成工作,对于节日特辑的宣传文案和普法故事的情节设定,能够根据我们的输入快速生成响应。豆包、即梦是视觉素材的资源库,豆包更擅长节日主题海报背景、检徽、法槌等法律元素的基础图案,几分钟内就能生成多版初稿,有效缓解突发宣传的配图压力。即梦则聚焦漫画创作,能根据文字脚本生成多个漫画人物形象、场景布局等素材,大幅缩短漫画前期制作周期。海绵音乐是制作音频的核心工具,可以做到歌词、旋律、人声一体化生成,我们会根据宣传需要调整伴奏风格与声线气质,快速制作完整歌曲。
今年5 月,在策划民法典宣传周线上宣传内容时,我们通过输入“民法典宣传周、线上普法策划、内容生动有趣”的需求,很快得到“我的民法典权益瞬间”“民法典生活地图”等五个不同主题的文案框架。结合当下群众关注热点,我们选择其中的职场作为维权场景,创新制作《@打工人,快来查看职场维权指南》,并根据文案生成多个职场维权情景图,让原本抽象的民法典运用变得具象可感。

破局,攻克难题打磨作品质感

AI工具的运用虽然显著提升了创作效率,但在检察宣传特有的专业性、精准度与风格一致性上,仍然存在明显的局限。为此,我们在每一次创作实践中对作品细节不厌其烦地进行调整,破解难题的同时让作品质感得到有效提升。
一是用人工精修补足专业短板。在母亲节AI 歌曲《检徽之下的正义蔷薇》创作过程中,我们发现AI 工具生成的歌词虽然流畅,但缺乏检察工作的实际经验,如仅使用“坚守岗位”“守护正义”等泛化表述,无法体现检察官母亲“案卷审阅到深夜”“法庭上铿锵陈词”的职业特质,情感厚度不足。我们立刻开启人工模式,对歌词逐句进行调整,“忙碌的日常”改为“案卷堆里的星光,映着您疲惫的脸庞”让文字更加贴合检察官的职业属性,更能引发听者的情感共鸣。
二是以风格创新避开AI 局限。在“六一”国际儿童节AI 漫画创作初期,我们用即梦生成的多格漫画风格混乱,同一故事画中既有日系动漫风,又有卡通Q版风,视觉割裂感强。主人公的发型、服装在不同画面中有细节不一致的情况,影响叙事连贯性。我们没有陷入反复修正AI 错误的内耗,而是选择扬长避短,放弃传统动漫风格,转向线条简洁、色彩鲜明的像素风格创作。像素风对细节精度的要求相对较低,降低了人工调整的难度,其复古、可爱的特质也更能吸引未成年人关注。我们用像素风创作《保护个人信息》《拒绝校园欺凌》《安全过马路》三个漫画小故事,上线后成为本地区各中小学普法教育的优质素材,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三是靠指令迭代提高匹配精度。AI 工具的输出质量高度依赖输入指令的精准度,对宣传需求的描述模糊,会导致生成结果与宣传主题不匹配。我们总结出指令迭代的方法,首轮指令输入主题、受众、核心信息,第二轮则补充风格细节与专业要求,最后通过多次微调,让AI 生成内容逐步贴近需求。在世界地球日《法治航班即将出发!共同守护蓝色星球》策划中,首轮指令仅输入“世界地球日线上普法策划”,生成的方案偏向通用法律知识,缺乏检察元素,后续补充“需融入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元素”“情节需来自本地真实案件”等指令,使文案更具有检察视角、更加切合实际。

沉淀,总结方法提升创作效率

我们的AI 新媒体创作并非停留在单个项目尝试层面,而是通过总结经验、沉淀方法,形成可复用的创作体系,让AI技术能够持续为检察宣传赋能增色。
一是建立AI 素材库,实现资源高效利用。针对AI 生成的优质素材,如优化后的海报模板、像素风人物形象、检察元素图案等,我们建立分类别AI 素材库,标注每类素材的适用场景和修改要点,将“检徽图案”按海报用、漫画用、视频用分类存储,并备注“需符合《人民检察院检察制服着装管理规定》对佩戴检察徽章的要求”;将像素风检察官形象按普法场景、节日场景归类,方便后续快速调用。建立素材库让后续创作的素材准备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同时保障了检察元素的一致性与准确性。
二是形成操作说明,规范AI 创作流程。结合《数立方里的蒲公英》《检徽之下的正义玫瑰》《用像素故事开启孩子的法律课堂》等作品的创作经验,我们编制《湾沚区检察院AI 新媒体创作操作说明》,明确动漫、歌曲等不同类型作品的工具选择、需求撰写要点、人工优化流程和审核把关标准,帮助从事检察宣传的新人能够快速掌握AI创作方法。
三是聚焦受众反馈,调整AI 应用策略。我们将传播效果作为AI 创作的最终目标,通过对各新媒体平台的阅读量、点赞量、评论内容等认真分析,反向优化AI 应用策略。例如,发现像素风漫画在未成年人群体中反响热烈后,将该风格拓展到校园普法微动漫创作;注意到AI 歌曲在中老年群体中传播较弱,便调整后续音频作品的风格,增加戏曲元素、通俗旋律等,让检察宣传覆盖更广泛的受众。
《检徽之下的正义蔷薇》旋律仍在回响,像素风普法漫画还在校园里传递……这些成果有力地印证,AI技术会为检察新媒体带来的无限可能。未来,湾沚区检察院将继续以实践为基、以创新为要,在AI 技术的迭代中不断优化创作方法,让更多兼具法治高度与民生温度的检察新媒体作品走进群众,让公平正义的种子通过技术的土壤,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生根发芽。

观点速递

“文化法”是一个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制度概念、学术概念、理论概念,文化法的研究也是适应现实社会发展之需的科学活动。当今社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们已经普遍摆脱了贫困,对精神需求,也就是文化需求越来越强烈,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人类发展的不平衡,又使得具体文化形态面临各种各样的侵害。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特定国家、特定区域、特定民族的文化,并充分发挥其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对社会成员文化权利的保障、公民文化需求的更好满足,以及民族的文化复兴、国家软实力的强盛、各少数民族所属民族文化的保持和繁荣等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人和人交往中所形成的文化社会关系,需要法律调整。
——李丹林、吕烨馨,《文化法学评论》2025年第1期
第9497期
安徽检察新媒体出品
终审丨吴贻伙 二审 丨吴荧
来源丨《法治新闻传播》杂志
芜湖检察微信公众号
编辑丨李昂
投稿邮箱丨ahjcxmt@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