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国务卿希拉里和蓬佩奥这两个老熟人,在哥伦比亚大学同台时,把五角大楼内部正在酝酿的新国防战略草案的话题搬上了舞台。
希拉里说得直白,这种“世界切块”方案就是灾难,蓬佩奥却还在打鸡血,非要美国价值观继续统领世界。
![]()
两个人针尖对麦芒,但其实美国眼下的困境,早就不是靠几句口号能解决的。
美国“分区管理”的算盘和现实困境
美国人爱讲战略,讲大棋局。从冷战到后冷战,华盛顿一直习惯把自己摆在“世界领导者”的位置上。一晃来到2025年,往昔光景已不复,世间万象皆已改弦易辙。
![]()
俄乌冲突持续拉锯,欧洲那边闹心事一件接一件,亚太地区新兴力量崛起,一切都让美国的“全球警察”角色越来越吃力。新国防战略草案里,明显倾向于把“保护本土安全”和“稳住西半球”放在优先级更高的位置。
看得出来,美国高层在自我拉锯:一方面,战略家们清楚全球到处撒网的时代已经过去,维护全球霸权的成本高得惊人,盟友之间的信任也不像以前那样铁板一块。
另一方面,美国传统势力圈的压力也在增加,俄乌战事让欧洲局势不稳,亚太局势因为我国的崛起日益复杂。美国手里这副牌,想同时打好已经很难。
![]()
细细一想,美国的“分区管理”思路其实不是新鲜玩意。早在特朗普时期,美军就在加勒比海周边对委内瑞拉动手脚,欧洲那边减少驻军,亚太则试图依靠盟友分摊压力。只不过以前还能靠“价值观”拉拢伙伴,现在各国都学精了,谁还愿意跟着美国无条件冲锋?
希拉里担心的,无非是美国一旦战略收缩,全球影响力就会被削弱,无法有效应对我国等新兴大国的挑战。但问题在于,美国自己也清楚,这一局根本没有完美解法。
美国内部怎么争论,世界格局终究不是华盛顿一言堂。我国这几年一边深耕国内发展,一边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始终坚持多边主义和开放合作。
![]()
美国搞“小圈子”、拉帮结派、加码制裁,但我国一直以“以和为贵”的方式推动区域合作。无论是“一带一路”还是亚投行、金砖机制,都是在为全球提供更多合作平台。
其实,美国的战略调整背后,既有无奈更有焦虑。面对我国在科技、产业、区域影响力上的持续提升,美国“分区管理”的算盘打得响,可现实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国的立场非常清晰:不是靠“划地盘”就能解决全球问题。世界的未来属于合作共赢,不是少数大国分蛋糕。
在亚太,美国想持续主导,但我国早已建立起稳固的区域合作体系。各国在经济、科技、安全等领域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单边霸权和外来干涉的基础在变弱。
![]()
美国打“台湾地区牌”、炒作“国家安全风险”也好,拉拢区域盟友搞“小圈子”也罢,终究改变不了我国崛起的现实。我国始终强调,亚太的安全应该由本地区国家自己维护,外部势力的强行介入,只会加剧紧张。
美国的困境:战略收缩还是“价值观输出”?
当下,美国已然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困局。在国际舞台与国内事务的双重维度下,诸多难题交织,使其处境进退维谷,往日的强势风采渐失,正面临着复杂且棘手的局面。
![]()
战略收缩,意味着要承认现实、调整优先级,但这对于一直标榜“全球领导者”形象的美国来说,心理落差极大。两种声音的背后,是美国精英阶层对未来方向的集体焦虑。
说到底,美国的实力确实在下滑。经济增速放缓,社会分裂严重,盟友信任度下降,全球事务越来越“心有余而力不足”。美方即使在亚太拉帮结派,搞所谓“印太战略”,但在实质问题上,拉动盟友合力的难度越来越大。
表面上高喊“同盟”,实际上各自算盘打得精。欧洲在俄乌问题上自顾不暇,亚太国家更关心自身发展和地区稳定,谁会为美国的“全球主导”买单?
![]()
而且,美国的战略收缩已经不是纸上谈兵。美军近几年在全球多地撤军、减少驻扎,甚至连传统盟友之间的军事合作也变得谨慎。美国自己都在调整步伐,希拉里和蓬佩奥的争论,不过是全球战略大调整下的不同声音罢了。说到底,美国全球霸权的“光环”正在慢慢褪色。
面对美国的“势力范围”新讨论,我国没有盲目乐观,也没有掉以轻心。我们深知,美国的战略调整既是现实所迫,也是对我国等新兴大国崛起的被动回应。
我国始终坚持自己的道路,维护国家利益、守住底线,同时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无论外部环境风云变幻,唯有稳住自身发展之舵,方为根本之道。不被外界纷扰所惑,专注自身前行,如此方能在时代浪潮中屹立不倒。
![]()
在全球范围内,我国持续推动多边合作,倡导平等协商。无论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还是参与国际公共卫生治理,都是本着共同繁荣、互利共赢的原则。
美国想靠“分区管理”维护霸权,其实是用过去的老思路应对全新的世界格局。现实早已证明,只有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才能真正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不仅如此,我国在维护地区稳定上也下足了功夫。面对美国在亚太的各种“小动作”,我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分歧。
![]()
在南海与台岛问题上,我国始终坚守主权原则,展现出坚定不移的立场。对于外部势力的无端干涉,我们持坚决反对态度,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决心坚如磐石。美国想靠制造紧张气氛挽回影响力,实际上只会加剧自身孤立。
这场关于“势力范围”的争论,不只是美国的家事,更是全球格局变化的缩影。美国战略收缩的现实,证明了霸权模式的不可持续。未来的世界,绝不是靠谁“划地为王”就能主导的。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单边主义和阵营对抗早已走进死胡同。
![]()
美国还想继续做世界“老大”,恐怕这梦越做越虚了。真正的国际舞台,从来属于那些既敢担当又善于合作的国家。
美国会不会从自己的焦虑中走出来,接受一个多元共存的世界?这个问题,或许连他们自己都还没想明白。
参考:“特朗普和中俄划势力范围”,希拉里和蓬佩奥急得蛇鼠一窝——观察者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