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受瞩目的青歌赛2.0版本《中国唱将》,在历经两轮预赛的激烈角逐后,终于迎来了万众期待的正赛阶段。此前一直备受关注的周深、薛之谦、谭维维、汪苏泷、王铮亮等嘉宾,此次不再仅仅是作为陪看角色,而是直接以评委身份惊艳亮相。尤其是周深,作为首席流行评委,与薛之谦、谭维维一同手握关键三票,在学员的晋级决策中拥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
然而,从整体节目表现来看,局面却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市场化的流行歌手纷纷发挥欠佳,而低音炮歌手、专注文旅宣传创作词曲的创作者以及音乐剧歌手,反倒全方位胜过了所有的流行歌手。
《中国唱将》的赛制与以下音乐媒体进行了合作对接,这直接带来了这样的效应:只要歌唱得足够出色,就有机会获得工作职位,甚至有机会跻身国家队。
![]()
这些媒体与音乐学院,彰显出节目的导向聚焦于文化传播与人才选拔,而非市场化运作。此次《中国唱将》举办了流行歌手前三名的角逐,并开展了现场考编环节。接下来,我们将从声乐层面,以及学院派和市场化的视角出发,结合周深、薛之谦、谭维维的点评,来阐述具体的观感。
在《中国唱将》90强正赛中,拔得头筹的是一匹“黑马”——拥有迷人低音炮嗓音的艾克里亚尔·阿力木江。不少人赞誉他为“第二个王晰”。比赛里,他深情演绎了经典曲目《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她》。然而,评委薛之谦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其评判水准遭到质疑。
艾克里亚尔来自少数民族,他那极具特色的低音极为罕见,与曾荣获青歌赛流行唱法冠军的王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皆是难得的低音人才。在学院派的理念中,稀缺性占据优先地位,正因如此,像艾克里亚尔和王晰这样的低音人才一直是学院派多年来极为稀缺且高度推崇的对象。
于是,在90位流行演唱歌手中,一位低音歌手脱颖而出,跃居当下榜首。他演唱的是经典民谣《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她》。这首歌的选择颇具特色,它并非迎合市场之作,而是有着民族风格通俗化的特质。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他的对手挑选了一首流行抒情歌曲,具有较强的市场导向性。
![]()
肖凯晔失败
在这场激烈的两人对决中,薛之谦、周深与汪苏泷将票投给了那位拥有迷人低音炮的选手。谭维维和王铮亮则选择了另一位流行歌手。而来自各大行业以及音乐学院的院长们,纷纷把票投向了低音炮选手。最终,低音炮选手以四比一的优势赢得胜利。就比赛结果而言,薛之谦和周深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薛之谦:你和别的歌手大不相同,或许其他人热衷于炫技飙高音,可你始终保持在自己的节奏里。我觉得这并无不妥,并且你整首歌的表现都相当稳健。嘿,而且你形象还这么帅气。开场那束顶光打下来,谁能扛得住呀?
周深:对呀,一开始那顶光照着,真的太帅啦!
在此处,薛之谦与周深并未进行细致的声乐剖析以及市场解读,而是从综艺层面出发予以评价,起到暖场的作用,甚至显得有些不够专业。他们的关注点从音乐演唱转移到了对歌手容貌的探讨。这其中传达出两个方面的信息:
在学院派的视野里,男低音人才颇为稀少。当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时,若其他国家拥有优秀的男低音歌手,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方在音乐领域的软实力更为强劲。因此,对于学院派来说,有意识地培养男低音人才就显得很有必要。然而,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市场上常见的声乐类型却并非男低音。这种供需与分布上的差异,最终在相关比拼中体现为比分上的压倒性态势。
![]()
低音炮成功
整体而言,表现并无大碍,但在对薛之谦和周深的点评方面,稍显词穷。其实,他们大可以依据男低音的稀缺特质,对声乐表现给出更为丰富的评价。从音乐专业视角来看,这位男低音歌手的音域较为普通,不具备如王曦那般的宽广跨度。这也就表明,倘若在后续的亮相中,他无法展现出足够出色的音域以及多样的变化,想要在后期实现综艺化与市场化的转型,将会面临不小的困难。
2019年的《中国好声音》舞台上,吉萨莎玛遗憾落选,而音乐剧《飞天》则成功守擂。在市场化表现不佳的第二场比赛中,导师对排名第二的歌手杨璐以及第十七名的吉萨莎玛演唱萨顶顶的《五色斑斓》作出评价。或许有人对这位吉萨莎玛仍有印象——2019年《中国好声音》里,有个女孩凭借一首《等风来》,以精湛的唱功和独特的沙哑女声,引发了当时舆论的广泛关注,还得到了导师王力宏的力荐。然而最终,她却无奈退赛,皆因不愿签约。
从声乐的特性角度来看:
杨璐身上的“Buff”拉满了:她演唱的《飞天》,是中国原创敦煌主题音乐剧《飞天》的选段,作词者为关山,作曲者是三宝。这些元素构成了独特的优势:既有敦煌旅游文化的深厚底蕴加持,又有三宝老师的经典作曲以及关山的精妙作词,还涉及音乐剧这种深受学院派青睐的选题方向。
至于她的演唱表现如何呢?从流行声乐的视角来看,着实不太好评价。甚至可以说,其演唱缺乏流行音乐那种鲜明的个性化美感,反倒带有一种通俗唱法旧派风格的意味。目前市场对这种音乐剧唱法的接受度不算高,然而学院派对此却秉持着坚定的态度。
![]()
吉萨沙玛遭遇挫折
吉萨沙玛带来了歌曲《五色斑斓》,这是一部将丽江民族唱法与流行唱法巧妙融合的佳作。从流行声乐的层面剖析,其音色多元且富有层次,音域十分宽广,旋律更是悦耳动听。此外,这首歌对丽江的宣传推广也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
然而最终结果是,杨璐位列第二名,仍旧成功守擂。周深给出了如下评价:
先来说说杨璐。我认为当把音乐剧作品单独拿出来呈现时,存在一个挑战,那就是观众缺失了相应的情景与剧情。然而,在杨璐老师的表演过程中,我真切地被她带入到了那个情境里。再看吉萨沙玛的表演,从她的妆造来看,我对她的期待是将民族特色展现得更为极致。但聆听完她的演唱后,我却感觉她的处理方式反倒更偏向流行风格了。
最终比分定格为四比一。这里存在的问题以及与我们审美观念的差异体现在:青歌赛和《中国唱将》更侧重于歌手对当地文化的传播,并且对学院派的审美逻辑有着更多考量,而非聚焦于市场化因素。甚至可以说,《中国唱将》的评判思路,恰恰是对市场化持排斥态度的。歌手越是趋向流行、越是走市场化路线,在排名上反倒越不占优势。
3. 肖凯晔在海选中遗憾落选,堪称黑马。其唱功实力强劲,在舞台上表现出众,然而却不敌主打原创宣传的选手。在我看来,这样的评判似乎有欠公允。
![]()
在本次流行比赛中,第三场比赛引发的争议最大。在我看来,肖凯晔的唱功明显强于对手,然而,却因更多学院派的评判逻辑而落选。
本次参赛的选手共有两位。
在原创歌手中位列第三的赵珂,带来了他的原创作品《西安》,词曲皆由他一手包办。单是这歌名一亮出,便颇具吸引力。他的词作中处处弥漫着丝绸之路的悠远韵味以及秦腔的独特风情。在登台表演时,他同样以《西安》作为主打曲目。然而,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在《中国唱将》这个舞台上,比拼的似乎并非唱功,而是作曲能力。这对于那些专注于唱功的歌手而言,显然是有失公允的。赵珂在唱功方面表现较为普通,腔体运用和音域拓展等方面都难言出色。但他的作词却巧妙地聚焦于西安文化的宣扬与推广。至于该如何评价这种现象呢?着实让人有些难以置评。
在《中国唱将》的预选阶段,肖凯晔是唯一一位在市场上掀起波澜的实力派唱功歌手。她的演唱一如既往地稳定且动听,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她最终却落选了。甚至无需深入剖析她的唱功,结果已然如此。
我觉得这场比赛的设置不太合理。把一位以作词作曲来推广文旅的歌手,与一位按市场化唱功标准定位的歌手放在一起比较,这如何能比?在学院派的评判体系下,只要这位赵珂足够独特稀缺,那他就几乎没有输的可能。
![]()
在作词方面直接将效果拉满
综上所述,在《中国唱将》关于流行唱法的三次比赛中,最终的评判焦点并非落在唱法本身或声乐技巧上,而是侧重于筛选机制与稀缺性等方面。导师与学员在对“流行唱法”的审美认知上,仿佛横亘着一道难以跨越的巨大鸿沟。倘若按照这样的模式继续比拼下去,节目的可看性将会大打折扣。原因在于,当下所谓的流行唱法实际上并不“流行”,依旧遵循着传统的“通俗定位 + 音乐剧 + 作词重于演唱”的老路。流行的本质应当赋予大众更多的话语权,而非以学院派难以主导的市场走向为主要导向。
在我看来,像周深、薛之谦、谭维维这类流行唱法的评委,恐怕难以对参赛歌手提供具有实质价值的指导。期待后续赛事能够更多地偏向流行音乐艺术层面,而非一味地朝着通俗化发展。否则,赛事便缺乏足够的观赏价值,也不利于审美知识的普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