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团结报)
转自:团结报
![]()
![]()
![]()
□白 英 (文并摄)
“叶落纷飞入画堂,巧手雕琢似仙乡,叶脉清晰如画笔,叶形各异似衣裳。”叶雕又称“剪叶”,取材于秋季成熟的自然落叶,以其天然脉络为纸,雕琢出精美的图案,兼采版画、微雕、剪纸等艺术形式之长,展现了自然韵味与人工巧思交相辉映的至高境界,诠释了天人合一的美学真谛。
初次观看叶雕的制作过程,是在一个静谧的秋日午后。在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黎明的工作室中,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洒在一张铺满各式叶片的桌上,陈黎明手持细小的刷子,正专心致志地在一片梧桐叶上创作。那梧桐叶,原本只是秋日里万千落叶中的一片,此刻仿佛被赋予了灵魂,随着小刷子的轻触,渐渐显露出细腻的图案——或许是一缕轻烟缭绕的山峦,又或许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每一个细节都生动而传神,让人不禁感叹于匠人技艺的精湛。在叶片上雕刻,不同于纸张或金石,叶片的质地更为柔软且脆弱,每一刀一划都需极致的细腻与精准,仿佛是在与生命对话,这便是叶雕之美。
陈黎明的创作工具有水桶、托盘、刀具、剪刀、毛刷等。“都是五金店可以买到的普通工具,真正难的是在制作流程。”叶雕的创作需经过选叶、修剪、锤压、浸泡、雕刻、研磨、压制等多道工序。首先是选叶,法国梧桐的落叶是他用作原料的首选,菩提叶也不错,“这得一片一片地挑选,观察叶子的形状、大小、厚薄等”。叶脉粗壮、叶幅宽大、叶肉较厚的叶片最佳,采集回来的叶片先用清水清洗干净,揉制、修剪、锤压、浸泡,还需用碱水煮,以达到防腐防虫的目的,叶子处理好之后就可以进行雕刻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看陈黎明创作“太极拳乡”作品时的小心翼翼就可知叶雕之不易。“做叶雕有两个难点,一个是需要细心,每个制作环节都要严格操作,稍有不慎,将前功尽弃。”他说,叶雕制作工艺复杂,需有极大耐心才能完成。“另一个难点是内容表现,创作者要有生活积淀,灵感源于观察和想象力。”因为树叶面积小,创作时要根据叶脉间隙勾画图案,需刻去的部分要尽量避开叶脉。陈黎明手上功夫娴熟,动作有力却丝毫不损伤叶脉。“叶雕作品的线条要细腻柔和,清晰流畅,技法上讲究很多。”他耐心地示范和解说着陈氏叶雕的独特手法:首先是将叶子浸湿,用手将设计好的图案模板压实,再用特制毛刷对树叶进行雕刻、研磨,将叶肉剥离,这样制作出来的作品保留了叶脉,意境饱满,层次丰富。剥离是叶雕制作的核心环节,需用毛刷上下雕琢,用力过大,叶脉会被破坏,画面支离破碎;用力过小,叶肉剥离不干净,画面模糊不清。其力度全凭个人经验。再简单的叶雕作品也不是一蹴而就。陈黎明经手的每一幅叶雕作品都需要反复修剪、剥离,然后还要清洗一遍,在水中将多余的叶肉屑去掉,再拿出,把水分吸干压制平整,一幅叶雕作品才算制作完成。
“千秋故事载,对话古与今。”多年来,陈黎明潜心钻研叶雕技艺,他不仅将当地的传统文化标志太极拳、云台山描绘在了叶子上,而且刻画出了许多古代文人、敦煌飞天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形象。他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叶雕、欣赏叶雕,让千姿百态的叶片,变成一件件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