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的 研究 发现,公共交通和大规模交通的可达性与在面对传染病威胁时,韧性更强之间存在联系。
这项研究刊登在《柳叶刀:行星健康》期刊上,分析了全球城市设计、交通方式选择以及在2020年COVID-19大流行期间的人口层面的风险暴露之间的关联。
这项研究涵盖了507个城市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从大流行开始到危机中期,二氧化氮和细颗粒物(PM2.5)的浓度显著降低。
“如果长期维持,预计的NO2的减少可能对降低急性和慢性疾病的健康风险产生重大影响,”作者表示,并补充道,如果PM2.5的减少能够长期维持,它可能有助于降低哮喘、缺血性心脏病和整体死亡率的风险。
然而,在疫情恢复阶段,随着人们开始重新使用个人机动车,这些公共健康收益在一些城市中消失。研究小组发现,在2020年末,城市设计如果在这一阶段适应了从公共交通转向个人机动车的变化(主要发生在美洲和大洋洲),则在所有空气污染和健康指标中往往表现最差——在某些情况下,风险水平甚至超过了疫情前的基线。同时,日本、韩国和欧洲的城市在疫情期间并没有转向汽车,维持了较低的空气污染水平。
“这些发现强调了城市设计在应对疫情相关挑战中的重要性,并表明,具有更高公共和大众交通水平的城市设计在面对传染病威胁时表现出更大的韧性,”作者指出。
除了健康影响方面,缺乏公共交通还会导致道路严重拥堵和交通延误,就像尼日利亚的拉各斯等地一样。一些城市正在限制可以进入市中心的车辆数量,这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缓解交通和减少噪音污染。例如,斯德哥尔摩正在努力禁止汽油车进入市中心,而纽约市则在高峰时段对进入曼哈顿某些区域的乘用车收费。
你觉得你所在的城市空气质量怎么样?
肯定好
有点儿、看季节、根本不
点击您的选择查看结果并发表您的看法。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