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隔俩月,作为罗永浩暴打西贝的“副产品”,上海绿捷校园餐事件有了重大进展。
除了确认有食品安全问题外,绿捷还涉及瞒报和串通投标的问题,该公司8个责任人被逮捕,拟吊销绿捷的执照。
这是一个标准的黑色幽默,罗永浩打西贝弄死了绿捷。
绿捷彻底凉凉,也应该凉凉。但我更想知道是的,这8个责任人“该当何罪”。
官方通报中一个数字值得做生意的人艳羡——绿捷在上海服务200多所学校。我的感觉是,在上海这样的地方,绿捷能够搞定200多所学校的校园餐,真可谓“能量巨大”。或许正因为能量巨大,才能藐视食品安全吧,才会在明知有臭虾仁时撒谎应对吧。
我更想知道是,上海200所学校的校园餐里藏着多大的“利益”和“油水”。一所学校如果一天能够产生5000元的利润,一天就能净赚100万元,一个月按20天算就是2000万,一年按10个月算,就是2亿吧。你可能会说,一天一个学校赚不了5000,那就打个对折吧,是不是还有1亿?事实上,或许不需要打对折,而是需要乘以2,那就是4亿。不管是1亿还是4亿还是其他数字,总之,这是一个稳赚不赔的好生意。不用担心客源,不用招揽顾客,不用担心市场环境,生意像印钞机。
如此好的生意,能不想尽一切办法搞定利益链条上的风险?
如此丰厚的利润,能够由绿捷独享?
或许正是有丰厚的油水,这家公司自查出的问题可以被掩盖,200个学校没有一个学校发现问题,监管者更是“鞭长莫及”。是啊,虾仁偶尔臭点有什么问题呢?吃不出人命的,上海的孩子不会营养不良的。所以,用些劣质食材,基本上是万无一失的。
除非遇上“黑天鹅”。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黑天鹅真的来了,就是那个爱穿黑色衬衣的罗永浩。他炮轰西贝的预制菜,莫名其妙地给上海的校园餐提供了一个“风口”。
当西贝被老罗按在地上摩擦的时候,有上海家长希望西贝能够参与上海的校园餐。家长变相地表达了一个令人悲哀的真相——罗永浩鄙视的西贝预制菜可能是上海不分学校校园餐的天花板。
如此黑色幽默,如此反差效果,让上海校园餐借助西贝预制菜风波酿成了舆论。
这才有了绿捷在上海的滑铁卢。
这场“惨案”,一定是绿捷及其利益链条上的人,想破脑袋也想不到的崩盘方式。
话说回来,对于上海的学生家长来说,绿捷的人判多少年都已经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今后校园餐会不会就没事儿了?关于如何亡羊补牢,不妨看看此次官方通报里面怎么说的——
一是强化食材供应链管理,严格校园餐招投标工作全过程管理,落实定期抽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二是改善制餐用餐环境,实施中小学厨房提升工程;三是改进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针对性改进校园餐供应管理;四是拓展家长参与校园餐管理渠道,优化陪餐制度;五是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落实“接诉即办”,不断提升校园餐监督管理水平。
当看到“强化”、“严格”、“改善”、“改进”、“拓展”、“优化”、“广泛”、“不断提升”这些词儿的时候,我产生了一个疑问:谁能这些词儿下一个定义?恐怕不能吧,因为这些词儿的共同特征就是无法定义。
做到什么程度才算严格、改善和优化?解释权归谁,谁才知道吧。
如此说,并非对上海校园餐悲观。毕竟是上海嘛,如果上海的校园餐都弄不好,哪里还能弄好?单位食堂能管好,校园食堂没有理由管不好。
上海光明食品集团下属企业,之前已经临时接管绿捷的校园餐业务,接下来将启动相关学校校园餐招投标工作。
不知道西贝会不会去竞标。
祝福上海的孩子,祝福所有的孩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