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生动物爱好者圈子中,猫科动物是非常出名的一个家族,里面的各个物种都有着很高的颜值,而且所有的猫科动物,几乎都是高超的猎手。我国的猫科动物种类是非常多的,全世界近40种野生猫科动物,在我国有分布的,就达到了13种之多。
你知道吗?我国的13种猫科动物里面,有一种被称作为世界上“最不为人知”的猫科动物,这种动物就是荒漠猫,一种生活在我国大西北地区,十分罕见的动物。
![]()
荒漠猫现身林中空地,为我国独有生物
甘肃省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的工作人员,近日在大峪林场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监测时,就用红外相机拍到了一只荒漠猫的身影。只见镜头前面出现了一只长相非常奇特的“野猫”。尽管外形跟常见的猫咪长得十分相似,但仔细看,会发现还是有很多区别的。
比如这种野猫的耳朵尖上会长出簇毛,尾巴上有四五个环状的斑纹。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一下子就辨认出了这是一只荒漠猫,又因为具备了一些猞猁的特征,所以荒漠猫又被称作“草猞猁”。
![]()
只见这只荒漠猫行走在林中的一处空地处,它的眼神眺望远方,看起来十分警惕。一般来说,荒漠猫主要在晚上活动,白天休息。但这并非是绝对的,有时候荒漠猫在白天也一样出来寻找猎物。
它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猫科动物,分布范围比较窄,主要是西北一些相对荒凉且海拔较高的地区,会有荒漠猫存在。尤其是荒漠跟草原的边缘,是它们最喜欢出没的地方。
![]()
外表神似野猫,是一级保护动物
荒漠猫跟野猫长得非常相似,而且它跟野猫之间也没有生殖隔离。如果对它们不熟悉的话,很容易就将其误认为是一种野猫。
荒漠猫成年之后体重能长到5公斤,除了耳朵尖有簇毛,尾巴有黑色环状斑纹这些特征之外,它跟野猫最大的区别就是毛色了。荒漠猫的毛发基色为浅黄灰色,身上没有明显的斑纹。到了冬季,其身上的毛色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变得更加偏褐色一些。
![]()
荒漠猫是非常珍贵的物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主要分布在我国甘肃、陕西、青海、四川等地,分布的最北端是祁连山一带,再往北的区域,那就是亚洲野猫的地盘了。尽管荒漠猫喜欢生活在相对荒凉的地方,但大家也不要被“荒漠”二字误导了,真正的荒漠地带,是没有荒漠猫的,毕竟荒漠缺乏猎物,不足以支撑它们生存。
或许是因为生活的地区人迹罕见,加上性格机警,行踪隐秘,人们很难发现它们的踪迹,所以一直以来,人们对荒漠猫的研究都比较少,这也是它为何会这么神秘的主要原因。
![]()
狩猎智商极高,会用计谋捕捉猎物
荒漠猫是自然界中高超的猎物,它们的狩猎成功率很高。这不难理解,毕竟荒凉的地区猎物资源本身就比较匮乏,想要长久生存下去,就必须拥有高超的狩猎本领。荒漠猫主要以鼠兔、鼢鼠这些小型的啮齿类动物为食,偶尔也会捕捉小鸟和蝙蝠。
它们最主要的猎物,就是各种“鼠辈”,几乎占据了它们饮食构成的98%左右,堪称“鼠辈克星”。荒漠猫会根据猎物的不同、季节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狩猎方式。遇到相对大型的猎物,则像虎豹一样先锁喉,而遇到小型的猎物则是像猫咪一样直接叼起。
![]()
荒漠猫还有极高的狩猎智商,这点在捕捉鼢鼠的时候体现得淋漓尽致。初春季节,高原上的鼢鼠还躲在洞穴里面没有出来,但荒漠猫凭借敏锐的听觉和嗅觉能力早已发现了它们。荒漠猫的爪子并不适合挖掘,所以它没有办法直接把鼢鼠从洞穴里抓出来。
于是它们心生一计,利用鼢鼠会修补洞口的这个特征,先是用爪子将鼢鼠的洞口破坏掉,然后躲在旁边静静等待。一段时间过后,鼢鼠察觉到没有动静,就会出来修补洞口。一旦鼢鼠探出脑袋,荒漠猫就会瞬间扑上去,一把将其抓住,然后美美地吃上一顿。
![]()
在过去,人们对荒漠猫这种猫科动物知之甚少,就连它们的第一张野外活动影像资料,还是在2007年的时候拍到的。不过这些年来,得益于生态环境逐渐向好,野生动物保护成效不断显现,荒漠猫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拍到的影像资料也越来越多,这为人们了解荒漠猫提供了大量素材。不过荒漠猫不易人工饲养,所以它们的身影极少出现在动物园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