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的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面积一度超过1.8万平方公里,在河套平原上,挨着黄河。
以前,这是一望无际的黄沙,风一吹就漫天飞舞,北京沙尘暴频发。
沙漠形成不是一两天的事,早从西周时候就开始变坏了,本来是水草丰美的草原,动物成群,少数民族在那住得挺好。
![]()
可气候干了,黄河水冲刷,植被没了,沙子就占了上风。
古时候人们试着种树挡风沙,但砍树建房取暖的活干得更多,沙漠就越来越大。
新中国成立后,面积还继续上涨,威胁到周边农田和老百姓的日子。
![]()
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家就开始派人去考察,科学家们实地测了地形、气候。库布齐东边水分足点,地下水浅,土肥。
研究下来,大家觉得这有潜力,治好了能变农田或景点。但先得解决缺水和沙流动的问题。
1988年,亿利资源集团接手了治理,王文彪辞了原职去管盐场,从卖盐的钱里抽点出来,在盐湖边种树,防水土流失,产量上去了。盐场赚了钱,他就琢磨建条穿越沙漠的公路,方便货运。
![]()
建公路可不容易,流动沙丘占六成,路修好了沙子一埋就废。王彪射击,路两边种草木挡沙。用柳条固定沙面,种沙蒿,还搞出沙漠水汽种植法,提高成活率。
三年干下来,公路通了,路边绿带子护着车子,还好看。这法子推广开,居民也用上,大面积治理就这么起步。
集团还给当地人找活干,植树、维护。土壤慢慢好转,绿地多了,居民日子过得富裕点。到2012年,固定沙基本搞定,绿化超五千平方公里,良田上百万亩,能种东西了。
![]()
黄河水多泥沙,汛期老涨水,堵河道,淹村子。在沙漠,水成宝贝了。治理有点成效后,大家就把眼盯上黄河,汛期水位高,引过来灌沙漠,减轻下游压力。
泥沙留沙漠里,沙子滤水,清水一部分留着浇地,一部分回黄河。地下水位升,生态就好转。这叫黄河体外循环工程,得多省合作。
2014年工程开工,建人工渠,接洪水沟和低地,存水。渠长近40公里,花了四千万。引水季节性,就汛期开,非汛期关,防黄河断流。
![]()
第一次引水,黄河水位降了,下游电站和居民安全多了。沙漠地下水补上,洼地蓄水,空气湿润,固定沙强了。几轮下来,含水量涨,植物活得更好,有些地方能种农作物。
荒地变绿洲,鸟来筑巢,动物种类多起来。沙漠景观大变样,从避之不及到生机盎然。原来黄沙滚滚,现在绿意点点,湖泊出现,湿地形成。
库布齐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治理后三分之一绿了。联合国2014年就把这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2017年在鄂尔多斯开防治荒漠化大会,认可这模式。
![]()
引水不光治沙,还发展经济。沙漠光照强,建光伏基地,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畜,帮居民脱贫。
旅游也发展起来了,景区开发,游客骑骆驼看湖影,或徒步逛。秋天去最好,气候宜人。景区发指南,提醒带东西防意外。
居民说,从20世纪起沙尘暴就烦人,大风季黄沙铺地,房子变黄。现在治理后,沙尘小多了,21世纪基本没影响。
![]()
现在沙漠绿了,还产出东西。牧民转行养蟹,黄河水变水利,本来是害的凌汛水,现在滋润沙漠。
杭锦旗5000多万立方米凌汛水浇地,创新点子。库布齐名字是蒙古语“弓弦”,搁黄河弯上,像弓弦。现在这不是荒凉,是成功案例。
经济上,光伏发电输城里,帮居民取暖、热水,还促农业。气象研究也合适,风沙变化早发现。
![]()
这奇景靠实打实干出来的。沙漠绿洲化,野生生命回归,经济起飞。未来,沙漠潜力大,资源开发有序,治理深化。
库布齐从死亡之海变宜居地,全球瞩目。中国治沙领跑,经验输出。居民受益最大,生活稳,收入高。
引水后,这篇沙漠变为绿洲,黄沙退、绿意进,生命重生,一片欣欣向荣。
![]()
1、浇灌河套两岸幸福生活 中国水事 2019-11-13
2、引黄河水入库布其沙漠:水害变水利,沙地成“湿地” 新华社客户端 2019-11-2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