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106斤,不爱喝奶茶,不点外卖,怎么就得糖尿病了?”河南一研究生小王感觉恶心,吃啥吐啥,去医院检查后竟然确诊为糖尿病; “我这么年轻,又没症状,应该没什么大问题。”29岁就确诊糖尿病的陈先生被医生多次提醒,仍不重视,后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险些永久性失明; “如果再来一次,我一定管住嘴。”浙江一医院接诊的陈先生患糖尿病20年,因未重视出现了“糖尿病足”,剪趾甲时足部破皮感染,2年失去10根脚趾; ……
今天(11月14日)是世界防治糖尿病日,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显示,世界上每十个人就有一人患有糖尿病,每五秒就有一人死于糖尿病。令人担忧的是,在糖尿病患者中,有超过一半的人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
血糖控制不好有多可怕?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是 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 全身性的代谢疾病,它不仅是单纯的血糖升高,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损伤心、眼、肾、神经等脏器和组织,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
⚠️ 眼睛受伤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微血管病变,俗称“糖网”,是常见的糖尿病眼病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致盲原因。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微血管,导致渗漏、出血、缺血缺氧,继而引发异常新生血管(易破裂出血)及纤维增生,最终视网膜脱离。
⚠️ 皮肤褶皱处变黑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其健康状况往往能直观反映身体内部环境,尤其是血糖异常。
颈部、腋下、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颜色加深,表面变得粗糙,类似天鹅绒的触感。这是胰岛素抵抗引起的黑棘皮病,是糖尿病前期或已确诊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皮肤表现。
⚠️ 糖尿病足
医生说, 腿脚就像人体自带“血糖仪” , 血糖超标时,运输糖的“血管”往往最先受到损伤,其中,小血管受损导致的症状通常先于大血管出现。在糖基化终末产物的不断攻击下,小血管的管壁内层被破坏,糖蛋白沉积在里面,让血管壁的厚度远远高于普通人。
而腿脚离心脏较远,血液循环会差一些,当高血糖导致血管管腔变小、病变较重时,缺血症状就会较明显。对糖尿病患者来说, “ 足部溃烂坏死 ”是 常见致残原因。
![]()
△糖尿病足发展过程示意图
此外,经常感到疲倦、嗜睡、凝血功能障碍、经常感到口渴、频繁小便、尿黏等,都是糖尿病向我们发出的警告信号。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2025年6月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截至2023年,中国2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达到2.33亿。这一数字相当于每6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患病,占全球糖尿病人口的四分之一。与2005年的8848万相比,2023年的患者数量激增了163.36%,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从7.53%上升至13.67%。目前,糖尿病患病率超过20%的城市有3个,包括了北京、天津、上海。
![]()
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理事长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郭晓蕙说:糖尿病的病人如果血糖控制不好,会损害身体的所有组织和器官,严重的会出现失明、肾功能衰竭、心梗、脑梗、糖尿病足,危及生命。
![]()
在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联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潞河医院,面向糖尿病患者、高危人群举办了糖尿病日主题公益活动。为广大群众带来了专题讲座,结合临床案例拆解饮食、运动、用药等关键管理要点,破除 “控糖 = 不吃主食”“无症状就不用药” 等常见误区。
实际上,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通过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即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检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加强早期共同防治,中期综合评估治疗,是完全能够控制糖尿病进程、延缓糖尿病发展的。
郭晓蕙介绍,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坚持,千万不要自行停药。
![]()
“家门口”管理血糖 提升“糖友”幸福感
在白纸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自友谊医院的内分泌专家于恒池正在出诊,共同出诊的还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曹黎。诊室内,专家根据病情给患者调整了用药方案。家庭医生也对患者的饮食、运动等方面给出个性化建议。
作为慢病防治的“最后一公里”,白纸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由全科医生、专科护士构成的慢病管理团队,为辖区糖尿病患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定期开展血糖监测、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服务,同时通过电话随访、微信群答疑等方式,实时跟踪患者病情变化。每两周还有专家下沉出诊。
刘先生患糖尿病两年多了,以前经常因为血糖波动频繁跑大医院。自从转到社区医院管理血糖后,目前血糖控制得比较平稳。
![]()
刘先生表示,选择社区医院第一是方便,第二是家庭医生比较负责,很耐心地帮助我降糖,降压,包括保护内脏其它器官,都给了我很好的建议,所以我挺信赖社区医院和我的家庭医生。
2024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个部门发布《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将建立上下联动、医防融合的糖尿病防治体系,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达到60%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达到70%及以上。
![]()
如今,越来越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居民慢病管理的“健康驿站”。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不仅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更让“糖友们”在规范管理中收获健康与幸福感。
来源:BRTV新闻(记者:康露 王岩 贾湧强 郝欣)、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编辑:霍天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