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国家出手了,大批公立医院或将转型,2.2亿老人看病能否更方便?

0
分享至

一大批医院要转型?二级医院之后不看大病了?

转型的公立医院,以后看病又找谁看?怎么看?



10月下旬,国家卫健委的一份文件在医疗界激起波澜,要求部分二级及以下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院,这一重大调整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随着我国65岁以上老人达到2.2亿,占总人口的15.6%,中国已正式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面对老年人康复护理需求的激增,传统以急性病治疗为主的医院模式已难以满足现实需要。

实际上,这场变革背后是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深层考量。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20个省份的公立医院出现亏损,比例超过六成。



甚至753家三级医院中,也有43.5%陷入亏损困境。

而医疗体系正经历艰难转型,过去依赖财政拨款和药品加成的日子一去不返。随着药品加成取消、带量采购推进和医疗反腐深入开展,医院收入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不过人口结构变化才是这场改革最根本的推手。全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3.1亿,占总人口的22%,老年人对康复、护理、慢性病管理的需求与日俱增。



简单来说,这场改革不是简单的一刀切,而是精细划分医疗资源的三箭齐发。

基层医院管日常看病,二级医院转向特色专科,三级医院主攻疑难重症。

基层医疗机构将告别“只能开感冒药”的时代。政策要求社区医院配备血常规检测仪、超声设备等,并能开具慢性病长处方(一次开药3个月)。



大医院专家每年下沉社区坐诊不少于40次,基层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不低于200学时。医保政策也向基层倾斜,在社区医院看病报销比例比三级医院高5%-10%。

二级医院将迎来最显著的转型。它们被鼓励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院或专注老年病、儿科等短缺领域。

以上海虹口区一家二甲医院为例,转型为三级康复医院后,建立了3000平方米的康复中心,推行临床与康复一体化服务。转型仅三个月,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下降了10%。



而三级医院则从2025年起逐步将普通门诊量占比降至40%以下,将资源集中于肿瘤、心外科、器官移植等疑难重症。同时,三级医院要牵头组建医联体,与周边医疗机构形成协同网络。

当然,最大的变化,便是此次改革给老年人就医体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来说,作为全国首家公立医院主办的医养机构,设置了500多张养老床位和200多张护理床位,能提供从慢病管理、术后康复到安宁疗护的全流程服务。



2025年,公立医院推出“免陪照护服务”,彻底解决“一人住院、全家受累”的难题。洪湖市人民医院率先启动省级试点,推出“护士+医疗护理员”双轨协同服务模式。

医疗护理员负责老人的生活照护,护士专注医疗护理,全程无需家属陪伴。

而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公立医院推出“适老化智慧就医方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APP推出“老年版”,界面简洁,字体比普通版大50%,还支持语音输入查询。



此外,慢性病老人一次可开具最长3个月的长期处方,并通过药品配送服务,足不出户就能收到所需药品。

最值得关注的是,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已扩大至150个。在青岛市,失能老人申请长期护理保险后,居家照护每月可享受最高3000元的护理服务补贴,机构照护每月最高5000元,报销比例高达90%。

偌大的便利,这场变革不仅是医院功能的重新定位,也是医疗人才结构的优化。



以上海来说,两家头部医院清退近三成行政后勤冗余人员,连院长秘书都转岗至导诊一线直接服务患者。

国内医院行政后勤人员占比普遍高达25%-45%,是欧美发达国家5%标准的5-9倍。人力成本占总成本比例逼近六成,“减员增效、聚焦核心”成为必然选择。

与此同时,一线医护人员的待遇得到提升。三明医改模式将一线人员绩效提高1.4倍,上海、江西等地裁减30%行政后勤岗位,使资源向临床倾斜。



绩效考核也更多向临床能力倾斜,让医护人员能专注于病患诊疗,而非繁琐的行政事务和业绩考核。

为弥补老年医学和康复护理人才短缺,本溪市通过4年培训护理员3000余人次。尽管目前持证上岗率仅45%,但专业护理人才队伍的培育已步入快车道。

直白来说,这场医疗体系重塑的本质,是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的根本性转型。过去,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床位数量、评审等级,如今要回归医疗本质,满足人民的真实健康需求。



对于2.2亿老年群体而言,家门口的康复护理、随叫随到的居家医疗、个性化的慢病管理,远比跨城奔波找三甲医院更具实际意义。

甚至可以说那些主动适配民生需求、深耕细分服务领域的机构,正逐渐抢占市场先机。

而数字化转型为这场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推动诊疗流程优化和资源精细配。



所以这场医疗重构对普通民众而言,绝非“失去”,而是健康保障的“升级”。未来,老年群体将能在家门口享受专业康复护理,慢病患者无需再为挂号难、住院难发愁。

未来五年,将是医疗体系深刻重塑的关键期。根据卫健委制定的时间表:2025年将完成基层医院能力提升,2026年实现二级医院专科化转型全覆盖,2027年建成成熟完善的分级诊疗体系。

不久的将来,我们或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社区医院拥有专业的慢性病管理团队,二级康复医院提供精准的术后恢复方案,三甲医院则专注于攻克疑难手术。



医疗资源真正流向最需要的地方,这看病也才更容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克里雅古道多名游客驾车落水”最新:部分失联游客家属称确定落水湖泊,一租车行老板暂关门

“克里雅古道多名游客驾车落水”最新:部分失联游客家属称确定落水湖泊,一租车行老板暂关门

红星新闻
2025-11-16 14:21:06
李兰娟提醒:5种鱼容易导致孩子白血病,妈妈们购买时需警惕

李兰娟提醒:5种鱼容易导致孩子白血病,妈妈们购买时需警惕

一口娱乐
2025-11-15 13:38:51
高市早苗:独岛是日本固有领土,早晚都得收回!高市又抛惊天言论

高市早苗:独岛是日本固有领土,早晚都得收回!高市又抛惊天言论

娱乐圈的笔娱君
2025-11-16 07:12:49
中国发布旅行警告后,浦东机场赴日航班仍排起长龙

中国发布旅行警告后,浦东机场赴日航班仍排起长龙

随波荡漾的漂流瓶
2025-11-15 14:42:42
山西狗咬人事件,邻居家的监控帮申某家大忙了!对方轮番上去打砸

山西狗咬人事件,邻居家的监控帮申某家大忙了!对方轮番上去打砸

火山诗话
2025-11-16 08:12:14
警方通报“南宁一男子在地铁裸露身体隐私部位”:已行拘

警方通报“南宁一男子在地铁裸露身体隐私部位”:已行拘

界面新闻
2025-11-16 16:02:48
卓伟爆了一个新瓜!

卓伟爆了一个新瓜!

八卦疯叔
2025-11-15 10:16:28
惊讶!33岁内马尔将当爷爷!足坛传奇背后的人生争议与性教育深思

惊讶!33岁内马尔将当爷爷!足坛传奇背后的人生争议与性教育深思

史海流年号
2025-11-15 13:45:51
你的外卖小哥,是一名儿科医生

你的外卖小哥,是一名儿科医生

经济观察报
2025-11-16 11:37:04
传小米公关总经理王化将转岗

传小米公关总经理王化将转岗

DoNews
2025-11-16 12:26:42
宫鲁鸣不用她是有原因的,看看颁奖典礼上这一幕,太让四川寒心了

宫鲁鸣不用她是有原因的,看看颁奖典礼上这一幕,太让四川寒心了

萌兰聊个球
2025-11-16 09:35:46
夺冠!樊振东连赢世界前2,复制马龙神迹+6金创历史,邓亚萍狂赞

夺冠!樊振东连赢世界前2,复制马龙神迹+6金创历史,邓亚萍狂赞

念洲
2025-11-16 14:14:51
13天12板“大牛股”,可能申请停牌核查!前三季度净利大跌146%

13天12板“大牛股”,可能申请停牌核查!前三季度净利大跌14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19:40:42
古天乐回应“不用智能手机”传闻

古天乐回应“不用智能手机”传闻

大象新闻
2025-11-16 13:34:13
现场|当樊振东把全运会打成舒适区,我们要急着他回来吗?

现场|当樊振东把全运会打成舒适区,我们要急着他回来吗?

澎湃新闻
2025-11-16 14:16:28
高市早苗打“台湾牌”必然失败

高市早苗打“台湾牌”必然失败

极目新闻
2025-11-16 15:54:59
辩护律师:郭某刚原本可以“五不死”,可惜他不明白一个道理

辩护律师:郭某刚原本可以“五不死”,可惜他不明白一个道理

阿纂看事
2025-11-15 11:22:20
山西摔狗反杀案,为何检方认为防卫过当?被告律师一语道破真相

山西摔狗反杀案,为何检方认为防卫过当?被告律师一语道破真相

慢半拍sir
2025-11-15 21:23:31
韩国政府宣布:中国排日本前面

韩国政府宣布:中国排日本前面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6 15:34:27
78岁艺术家舞台倒地后逝世,是首位登上春晚舞台的杂技演员,事发时他正在台上扮演“小丑叔叔”

78岁艺术家舞台倒地后逝世,是首位登上春晚舞台的杂技演员,事发时他正在台上扮演“小丑叔叔”

极目新闻
2025-11-16 13:15:10
2025-11-16 16:28:49
通文知史 incentive-icons
通文知史
牢记历史,缅怀英烈。
4822文章数 62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樊振东成马龙后第二位蝉联全运会乒乓球男单金牌球员

头条要闻

樊振东成马龙后第二位蝉联全运会乒乓球男单金牌球员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宋佳二封,易烊千玺拿奖张艺谋乐开花

财经要闻

涉三宗罪 释永信被批准逮捕

科技要闻

谁在炒作全固态电池?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时尚
手机
旅游
数码
游戏

提升冬日幸福感的8件小事,放松又治愈

手机要闻

有用户反馈苹果iPhone 17 Pro Max用湿巾清洁后机身涂层被擦除

旅游要闻

雪后初晴 新疆乌孙山现水墨画卷

数码要闻

逆势而行?Valve新款Steam Machine官宣,8GB显存配置引发争议

《燕云十六声》海外版上线 Steam首发峰值超16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