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中期广东客家地区反清很猛,天地会支派到处拉人,乾隆三十多年间多次起事都砸了。清军抓人杀人不手软,剩下的人要么躲山里,要么干脆跑路。罗芳伯那批人就是这时候上的船,1772年前后到了西婆罗洲坤甸一带。当时那儿金矿多,早就来了几万粤东矿工,大部分是梅州、惠州、潮州来的,很多人原乡就入过洪门,船上还互相叫大哥二哥,用老切口。
![]()
这些人到了矿区,先是抱团挖金自保。矿区叫公司,其实就是武装团体,头人管钱管枪还管打架。罗芳伯原来教私塾,会写会算又会调解,很快就当上大头目。1776年左右,他把十几个矿区并成一个,挂兰芳公司牌子,东万律做总厅。名字取自他自己和另一个头目,挺实际的。
![]()
第二年直接改名叫兰芳大统制共和国,罗芳伯当大唐总长,用兰芳元年纪年。别看叫共和国,其实就是矿工头人们选出来的老大,不能世袭,得大家点头。管的地方从山口洋、坤甸一直到内陆金沙区,鼎盛时实际管三十多万平方公里,人口上百万,确实比日本大得多,更别说两个了。荷兰人档案里都承认这是华人自己管自己的地盘。
![]()
他们不跟清朝硬刚,但也不完全听清朝的。罗芳伯派人带黄金土产去北京给乾隆磕头,想混个藩属身份,乾隆懒得理,只当没这回事。清朝默认了,荷兰人也投鼠忌器,不敢先动手。于是兰芳自己收税、判案、打仗,文书全用汉字,官印刻“大唐兰芳公司总厅”。
罗芳伯管得严,禁私斗、禁鸦片、禁抢土著,税一律交总厅,修水渠开稻田,还逼矿工孩子上学读四书五经。街上招牌必须写中文,过年过节舞狮耍龙跟老家一样。达雅克人本来跟他们打过,后来发现华人给钱给枪一起打海盗,也就慢慢通婚结盟了。兰芳军队没常备,全是矿工变民兵,平时挖金,打仗就上,战斗力其实不弱。
![]()
1795年罗芳伯病死,传给江戊伯,再往后谢桂生、刘良兴,一共十二任总长,都还算平稳。十九世纪初,清朝开始衰落,鸦片战争打完更顾不上海外,荷兰人看准机会。1884年中法战争那年,荷兰从苏门答腊调兵船过来,刘阿生那任总长带着人死守坤甸三个月,最后还是扛不住洋枪洋炮,东万律丢了,刘阿生自杀。
荷兰没马上吞,先留个傀儡兰芳公司管华人,怕清朝翻脸。一直拖到1911年清朝倒了,才正式把地划进荷属东印度。政权没了,但人没走光,西加里曼丹华人现在还有三四百万,后代大多还讲客家话。坤甸菜市场买菜砍价、山口洋唱山歌、庙里拜关公,全是客家腔。
![]()
兰芳这事挺有意思。明明是一帮逃犯和矿工,到了没人管的地方,硬是搞出个上百年的自治政权,用汉语、过汉节、读汉书,比国内很多地方还“中国”。可最后亡国就亡在没海军、没洋枪、没后援,内部分成几个大公司也互相掣肘。荷兰人打进来时,有些小公司甚至站一边看热闹。
天地会那套兄弟义气在矿区管用,到了国家层面就不够看了。罗芳伯那代还讲规矩,后面几代慢慢变味,收税越来越重,头人吃得越来越饱,底下矿工意见大。加上清朝不认你,荷兰人又盯着,夹缝里活一百多年已经很不容易。
![]()
现在印尼西加省华人比例高的地方,客家话还是街头主流语言。小孩上印尼学校,大人之间讲老话,庙会还唱大戏。罗芳伯墓在坤甸,每年农历二月初九一堆人去拜,穿长衫戴瓜皮帽,跟两百年前一个样。兰芳没了,但那面写着兰芳的旗子,好像还在风里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