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吴不不,猛天达主唱。
去年夏天,我在朋友的聚会上被传看一支长沙伢子唱着“巴巴世家”的视频,它在抖音有1.7万赞,是猛天达才开始做抖音两周,就火出圈的视频。
从那时起到11月第一场演出,猛天达每做一支视频就写一首歌,到演出时已累计了十首。
短短一年,他们短视频全平台播放量破亿,签约摩登天空,发布全长专辑,开启全国巡演……对一支全新组合来说,一切万分迅猛。
但对吴不不来说,“天王巨星”的梦他已经做了十几年。
这篇文章,将讲述他从小想干就干、不背负世俗眼光的经历:高中为登台唱跳一首歌苦练一年、毕业后野路子成为当代艺术家、独自去纽约流浪、创办当代艺术家速成班“艺术神童培训班”、用短视频“炸”开音乐圈……
他好像一直在玩,也正是因为“玩”而可以没有包袱地,做任何有趣、想做的事。吴不不说,“只要你想,就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
(下文据采访口述编辑)
![]()
![]()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长沙人,但过去总觉得纽约更像我精神上的家。真正让我打心底里认同自己是长沙人的,还是跟梁家满做猛天达之后。
意识到自己是个长沙人,这点对我来说特别重要。这种认同感吧,有时候你拼命找反而找不到,但它猛一下子就来了。当然,这背后其实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我之前总觉得自己是纽约人,主要是受那边艺术家的影响,比如我特别喜欢的安迪·沃霍尔,他很美国,很自我。但当我真正找到长沙人这个身份时,我才明白,我所有的表达,其实都跟我自己的经历和这座城市的影子息息相关。
![]()
*曼谷
左:梁家满 右:吴不不
我从小就想当歌星。幼儿园的时候,我就爱对着墙唱歌,还会站在床上跟着电视里的明星一起唱。后来12岁时,听说我偶像谢霆锋是18岁出道的,我一算,觉得自己还有6年时间。结果真到18岁了,还是没机会。但是呢,我在高中做了件事,成了转折点。
高一时,我看到一位同学在表演潘玮柏的歌舞,非常震撼。晚会结束后,我独自走进空荡的体育馆,看着熄灭的灯光和散落的气球,暗自下定决心:明年一定要在这里登台。于是,我选了韩国男明星Rain的一首歌,并找来两位Dancer。我自己先学会所有动作,再反复教他们。我们就这样硬是苦练了一年。后来看到综艺里别人一周就能练好一支舞,我才惊觉,自己这支舞竟用了整整一年。
用了这么多努力,高二那年总算挤进了决赛。那天在晚自习,广播站突然念到我名字,我一听就知道——进了!我能去体育馆表演了!那一整年的拼命,不就是为了这个时刻吗?
去广播站的那条路,要经过一条长长的走廊。我走着走着,就在那儿没忍住哭了。心里就一个感觉:太厉害了,梦想真的成真了。
等到晚会真上台表演完,整个场面都疯了,女生宿舍那边全在喊我名字。那种感觉真的太棒了,对,我就是想要这个!
![]()
*高中舞台表演
表演完我坐公交车回家,在车上就想:诶,不对啊,我都巨星了,怎么还在这里跟大家一起挤公交呢?其实我晓得,我还是那个普通人。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心里彻底清楚了:这辈子,我就要追这种感觉。我知道天王巨星也是普通人,可就是为了舞台上那一下子,值了。
![]()
![]()
*图片:Courtesy of 坪山美术馆
吴不不
众人划桨开大船到坪山美术馆
2015-2023
我大学就开始玩乐队了。那时候学生会找我演出,总想点些流行歌,我就非要唱自己的原创。我大学在湖南一个偏点的地方,音乐环境比较封闭,也没遇上什么知音,基本就是自己摸索,用各种土炮制法搞创作。现在回头听,那时候做的东西,跟现在比简直是另一个路数。
我刚从大学毕业,一心想搞摇滚乐,特别喜欢那种布鲁克林的“发廊”乐队。那时候在国内的乐队里,我最喜欢左小祖咒。记得有次在唱片店,老板拿了一张《左小祖咒在地安门》给我。封面上那个戴着帽子、头发油腻、带着一丝坏笑的男人,一下子击中了我。我没当场买下,而是先去网吧查了他的背景。结果一看,他之前那张《你知道东方在哪一边》要卖500块,而这张才18!我立马就跑回店里把它买走了。
![]()
《左小祖咒在地安门》
![]()
《你知道东方在哪一边》
把专辑买回家,我像做贼一样用VCD放,还得把音量拧小,生怕我妈被这“怪声音”吓到——我听得如痴如醉,但她肯定无法理解。左小祖咒早期的专辑我几乎全都会唱。有回去看他的现场,他在台上唱得收敛了,我就在台下拼命喊,声音比他还大!我好像非要把当年的那股劲儿给喊回来,搞得周围的人都看着我笑。
我后来做当代艺术,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艺术摇滚的影响。大学时前女友有次好玩把口香糖粘在我头发上,这个举动彻底激怒了我。分手后,这段记忆成了我的创作素材。我创作了《第一次爱的人》(The Day You Went Away),在自己头上粘了六颗口香糖,并喊我爸帮忙拍了下来。对我来说,爱就是这样。后来前女友看到了这件作品,给我留言说:“我恨你这么做 恨”时,作品得以最终完成。这件作品也让我第一次获得了“我是一名艺术家”的自我认同。
安迪·沃霍尔是我的精神导师,因为他,我总觉得自己是个纽约人。所以当年一有机会,我就直奔纽约了。结果有一天我在街上遇见了保罗·麦卡特尼,我跟他握了手。回家后,我用那只和他握过的手弹了吉他,结果啥“摇滚之神”的力量也没感觉到。不过这事后来写成了一首歌。
当时去纽约纯粹就是去流浪。那段时间我特别充实,每天早上七点多就出门,坐地铁到曼哈顿的画廊一条街看展览,那里的展览根本看不完。晚上就去看各种演出,纽约每天都有免费的现场,我在那里看到了很多特别喜欢的乐队,比如布鲁克林的DIIV,当时就感觉,我的音乐品味跟纽约的音乐圈特别对路。而且我还在纽约传奇唱片店Other Music纪录片《Other唱片店》里露了脸,也算是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踏进了纽约的音乐历史。
![]()
*纽约东村
纪录片《Other唱片店》截屏
我活得像一个纯粹的城市漫游者,每天在街上闲逛。半年里我只休息过一天——就是刚从洛杉矶飞抵纽约那天,实在太累,只在家门口转了转。除此之外,我每天都必须出门,风雨无阻,也从不点外卖,一定要堂食。每天脑子里想法特别多,想做很多事情。一旦找到了真正想做的事,我就会马上行动;如果没找到,我就每天玩。
纽约归来,我陷入了某种精神休克,被那种“什么都不缺”的丰裕给腐蚀了,觉得一切创作都失去意义。于是,我宣布退休,并创作了最后一件作品《我曾经是一名真正的艺术家》。我想,艺术生涯的总结不在于你留下了什么,而在于你曾以什么姿态存在过。
![]()
*图片:Courtesy of Emma Wang
吴不不
我曾经是一名真正的艺术家
2019
但退休生活并没持续多久。我很快便发起了“艺术神童培训班”,招募了13人,目标是让他们在30天内成为当代艺术家。我们看展、上网课、甚至众筹去上海看展,我想让这13位艺术练习生直面“伟大”,然后回归自我去创作。
我搞这个艺术班,原因很简单,我自己就是个野路子。我总在想:我怎么就突然成了艺术家,还能做作品?我是不是个天才啊?就为了验证这个,我开了这个班,把我的那套方法教给觉得自己完全不懂艺术的人,看他们行不行。
说实话,我觉得他们能行。但问题的关键变成了:他们自己想不想当艺术家。后来我看明白了,好些人只是在一起玩,但并不真的想成为艺术家。这很正常,就像不是人人都想当天王巨星一样。回过头看,我搞这个班,其实也是在寻找我自己。
![]()
*神童培训班
![]()
![]()
*东京
左:梁家满 右:吴不不
猛天达现在的音乐,并不是刻意要做成某种样子,而是很自然地就成了这样。
梁家满有他的能量,我有我的能量,我们算是把这两股劲合到了一起。当时我们还没组乐队,我去珠海找他玩。回来之后,他就发了我一个demo,我听着感觉就来了,马上填了词曲并唱了出来。我把录的视频发给他,他一看就说:“这个东西有搞头!”那个Demo,后来就成了我们的第一首歌《天王巨星》。
说起来,我喜欢的音乐和梁家满喜欢的很不一样。我觉得他偏爱律动感强的跳舞音乐,而我则喜欢旋律性强、更年轻、也更独立一点的风格,还偏爱形象出众的乐队,跟我们现在的风格其实挺不一样的。
组合成立之后,梁家满就立刻搬来长沙了。我之前做过不少影像作品,加上梁家满本身特别喜欢刷抖音,于是我们就在长沙一起搞起了短视频。我们是网红乐队嘛,最开始能火出圈,确实就是靠短视频。我觉得这事吧,只要你真的认真去做,把它当成一个正经事来做,大概率都能做出点样子来。
![]()
*东京
左:梁家满 右:吴不不
其实我一开始也挺反感刷抖音的,但我这个人喜欢宣传自己,不害羞,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丢脸的。对我来说那就是个表演,我很分得开,不会把视频里的那个人设真的背在自己身上。
我觉得现在这个时代,你就必须想到什么立马就干,不能再搞“十年磨一剑”那套了。你看菲董,在Ins上看到个灵感,发给LV团队第二天就能出样品,现在就得这个节奏。我发现身边很多人想做点事,但就是不敢迈出第一步。因为他们总想着一步到位,一出手就得是巅峰。但我就不是,我做个东西,做完就放下了,但很多搞创作的人就是放不下。说句实在的,有时候不那么“要脸”,反而更容易成功。
我们第一条视频就火了,当时的创作速度都是被逼出来的。明天想发视频,今天就得交出一首歌,基本上是隔天一首。那时的歌不用太完整,有个段落就行,以后再完善。现在演出多了,没那么多时间,写歌方式也跟以前不太一样。
你想,世上歌有那么多,再写一首真不难。歌词才多长?参考有的是,故事也多得是。我觉得写首歌很容易,但能不能写成金曲,那就不知道了。
![]()
左:梁家满 右:吴不不
但《修皮鞋》这首歌,我写了很久。我想让它同时具备两种气质:既让人觉得幽默,内核又是严肃的。灵感来自我小时候爸爸对我说的一句话,他说:“你是一粒螺丝钉,这个世界少了你好像不会怎样,但有了你,它会运转得更好。”这句话我一直没忘。所以《修皮鞋》讲的就是这样一种感觉——渺小中的伟大。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粒螺丝钉,但每一颗,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用处。
我们最开始是标准的乐队配置,主唱、吉他、贝斯、键盘、萨克斯、鼓,样样齐全。但演了几次就发现味儿不对。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觉得,真正的天王巨星身边都得有Dancer啊!所以现在我们排练,又得练唱又得练跳。我们请了位舞蹈老师,他负责编些基础动作,我们再往里加些灵感,综合起来就成了现在的舞。不过目前条件确实有限,舞团的整体表现力还没达到最佳效果,只能慢慢磨。我们心里对标的,就是盆栽哥。
梁家满曾说“音乐是有魔力的”,我现在越来越能感受到这种魔力了——比起当代艺术,音乐拥有无可比拟的大众影响力。
![]()
*曼谷
左:梁家满 右:吴不不
![]()
![]()
Q:做艺术家跟做音乐人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一个很直观的区别是:做艺术家时没人会偷拍你。我不喜欢被偷拍,因为那种行为通常无关欣赏,更多是猎奇。但我能理解,这没什么。
包括一些充满恶意的私信,我看了也觉得无所谓,事情过了就过了,我不会为此耗费心神。
我观察到,公众对艺术家和艺人的期待是不同的。对艺术家,行为出格似乎能被包容;但对艺人,大家心中有一套严格的审视标准。评论里常对比70、80、90年代的艺人,来批评当下。不过,当有人把我们和刘德华、周杰伦这些名字相提并论时,我反而觉得这是一种有趣的认可,是件值得开心的事。
Q:你对天王巨星这个目标有什么计划吗?
没啥计划。我懒得一步步规划,也懒得具体幻想那天王巨星的日子。我就光想着“天王巨星”这四个字,觉得光想着就挺带劲的。这才是做梦嘛,想得太清楚,不就成干活了?
Q:巡演有做什么特别的准备和期待吗?
我们在每座城市都做了些特别安排。像长沙和武汉站,邀请了和声老师。并且每场合作的萨克斯乐手也不同。
我核心的期待其实很简单:希望现场能座无虚席,让我们的作品能被充分感受和听见。无论大家是带着欣赏而来,还是出于好奇,我们都同样欢迎。因为我们投入了全部的真诚在做音乐,这份心意值得被所有人看见。
Q:请给大家一个必须来看你们巡演的理由。
请大家一定要来现场感受我们的能量,这真的很重要。不管你刚下班累了,还是单纯觉得生活无聊,来看一场我们的演出,就能开心起来,忘掉烦恼,甚至说不定还能找到新的人生方向……我觉得这些都特别好。我们的歌是真心鼓励人的,特别正能量,我们自己也都是积极向上的人,我们相信“相信”本身就有力量。
可能听上去有点抽象,但我是认真的。这么有意思的东西,你还等什么呢?就是要放下所有顾虑,来感受就对了。就像看一场电影,你不用提前看什么简介或预告片。我希望大家来看的时候,就像拿到一张白纸,慢慢在上面写下属于自己的东西——那样才最有趣。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猛天达。
【巡演信息】
![]()
演唱会站次
10月31日 周五
长沙 达丰空间(保利店)
11月2日 周日
武汉 ThreeLive
11月14日 周五
深圳 B10现场
11月16日 周日
广州 SDlivehouse(南场馆)
11月28日 周五
北京 福浪LiveHouse-浪
11月29日 周六
上海 新歌空间
11月30日 周日
杭州 蛙厂RMMF·新天地
演唱会票价
学生票 ¥99|预售票 ¥120|全价票 ¥150
演出结束后有签售、合影环节(购买周边参与)
采访|Sining、Jue
文本叙述| 吴不不
编辑&排版|吴不不、Jue
监制|Eric、小炒全体成员
![]()
独立小炒
War Sucks,Life Hurts, Music Heals
发送「Club+你所在的城市」
加入我们MusicDish独立小炒俱乐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