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水运网)
转自:中国水运网
近日,长江万州航道处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检查工作组,深入辖区一线,逐桥开展桥区水域航道及其他安全风险隐患现场排查工作,全面拉开了本轮专项治理行动的序幕。
![]()
![]()
夯实数据基础 更新桥梁档案
排查治理,数据先行。为确保底数清、情况明,该处首先对辖区内已建成的跨长江桥梁基础数据库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更新完善。工作人员细致核查并更新录入了每座桥梁的类型、所属航道段信息、涉水桥墩具体参数与防撞设施配置情况、通航净孔尺度等关键要素。此项工作的完成,为精准识别风险隐患、科学制定治理方案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形成了辖区桥梁安全管理的“一手活账”。
深入现场排查 昼夜监测把关
在夯实数据的基础上,检查工作组深入各桥区水域,开展了密集的现场排查。工作组不分昼夜,连续作战:白天,重点查看桥区航道航标的设置位置、运行状态、助航效能是否正常,检查桥梁助航标志、防撞设施是否完好适用,观察通航环境秩序;夜间,则着重核查航标灯器的亮度和视距是否符合标准,评估在复杂光线条件下桥梁的通航警示效果。同时,工作组还利用此次机会,向一线航道维护班组宣贯了上级通知精神和本次排查治理的工作要求,强调了加强日常巡查、密切关注桥区航道条件变化的重要性,要求务必当好桥区航道安全风险的“第一吹哨人”。要求各基层单位要积极运用现场巡查、无人机巡航与数字航道远程巡查相结合的模式,进一步织密监测网络,尤其要加强桥区航道水深测量和航标的日常维护保养力度,确保及时发现并快速处置航标失常等突发问题。
强化协同治理 构建长效机制
下一步,针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与潜在风险,该处将进行统一登记造册,建立详实的问题清单并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深入剖析问题成因,逐一研究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和整改方案,明确责任分工、方法路径和时间节点,实行“挂图作战、对账销号”的管理模式,确保整改到位。此外,该处将积极履行主业支撑职责,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桥梁运营单位等相关方的沟通协调与联动,及时汇总传递各类信息与建议,提供必要的专业技术支持,共同推动隐患治理落地见效。同时要求下属各基层单位必须持续强化人员的定期巡查力度,深化对桥区水域航道条件的跟踪观测与分析研判,致力于构建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全力保障长江万州航道处辖区桥梁水域航道通航安全畅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