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4日,为期一个月的“青春造物场”2025豫园城市非遗季在豫园商城正式启幕,以青春化、国际化的创新表达,打破非遗传承的时空边界,让近百项非遗技艺与二十余家中华老字号在百年城厢中焕发新生。作为上海核心非遗集聚区与国际游客必访地标,大豫园文化片区正构建起一个可感知、可触摸、可沉浸的“中国非遗体验场”,书写着传统技艺与青春力量的双向奔赴。
![]()
豫园城市非遗季 摄影: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下同)
守艺亦破圈 非遗与青春的跨界对话
在豫园,一代代“非遗守艺人”以数十年匠心坚守苏绣、金石、传统舞蹈等技艺,而本次非遗季则为这份坚守注入青春活力。活动深度融合在地文化,以竹编为韵、银杏寄情,由青年非遗艺术家打造沉浸式“非遗风物展”,银杏叶视觉符号贯穿全程,象征非遗技艺的青春绽放。中心广场的公共互动区里,中外游客亲手参与竹编创作,在指尖流转中感受“非遗之韵”。
![]()
每周推出的特色活动更是跨界不断:第一周,豫园联动国产动画电影《雄狮少年》,将银幕中的醒狮文化、滚灯舞与咏春功夫秀搬进豫园实景,飞檐翘角间重现岭南文化魅力;第二周携手音乐厂牌“新乐府”,原生态非遗民俗舞蹈、“神鸟舞”与电子琵琶、民族说唱碰撞出连续两日的视听盛宴,游客在打歌舞教学中深度互动;11月22日,百年湖心亭启动《湖心对谈》,非遗制茶大师与青年陶艺师共话茶艺,同步推出的“青年陶者101计划”让游客亲身体验紫砂壶手作乐趣,后续还将有9位国茶非遗大师与一级品鉴师陆续登场;第三、四周,国风游戏《桃源深处有人家》与国漫《狐妖小红娘》跨界联动,江西傩戏、汪满田鱼灯等非遗元素实景还原,二次元COSER巡游互动,让年轻人在兴趣中读懂传统文化。
![]()
全球圈粉 非遗成跨文化交流新纽带
豫园中心广场的非遗主题展陈区,松江布艺、拓印、壮锦装饰画、点翠、绒花等传统手工艺精品悉数亮相,每周末,手工艺人化身非遗导师,带领海内外游客开展沉浸式手作体验。“亲手完成一件绒花作品,才明白这项技艺的精妙”,来自法国的游客安娜在体验后赞叹道。
今年以来,大豫园文化片区海外游客访问量持续攀升,视觉冲击力强、互动性高的非遗项目尤其受青睐。数据显示,中国传统文化产品、非遗老字号美食及非遗手工艺品已跻身豫园商城海外人士消费前三名。非遗季期间,世界各地游客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通过器物与技艺触摸东方生活美学,让非遗成为跨越语言的文化媒介,串联起不同文明的理解与共鸣。
![]()
文商旅融合 构建非遗传承“豫园样本”
作为上海核心文商旅地标,大豫园文化片区以本次非遗季为契机,在国际化都市中心搭建起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平台。通过青春化表达与场景化营造,豫园让非遗从遥不可及的“文化遗产”转变为可参与、可消费的城市生活内容,显著增强了文化传播的感染力。
![]()
从非遗手作到跨界展演,从老字号焕新到国际交流,豫园的实践证明,非遗已成为连贯古今、融汇中西的文化纽带。这场非遗季不仅为上海注入深厚历史底蕴与蓬勃文化活力,更探索出传统技艺在当代社会传承发展的新路径,为全国非遗活化提供了兼具文化深度与市场活力的“豫园样本”。
原标题:《技艺与青春双向奔赴,豫园城市非遗季打造全国非遗沉浸式体验场》
栏目编辑:叶薇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杨玉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