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的互联网热闹非凡。
前有 AI 全面进入应用层,尤其在消费端各类高频场景深度渗透;后有外卖“热战”连连,又牵扯出巨头们对即时零售这个万亿市场志在必得。
技术和需求都有迭代趋势,提示着电商即将进入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今年的双 11 注定会备受瞩目。毕竟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大促,它一向是观察消费环境的风向标。
事实也证明,这个全年最大购物节仍旧火热,并且呈现出一种更成熟的姿态。
星图数据报告显示,在 10 月 7 日到 11 月 11 日监测周期内,全网电商销售总额为 16950 亿元,同比增长 14.2%。(数据口径涵盖综合电商、即时零售、社区团购三大渠道)
其中综合电商表现稳定,同比增长 12.3%;即时零售势头正猛,同比增长 138.4%。天猫也不出意料地再次位居综合电商销售总额榜首。
![]()
来源:星图数据
与之对应的是,今年双 11 平台不再盲目卷低价,而选择主动简化流程,更多去关注 AI、即时零售带来的变量。
淘宝对此有非常明确的主张。天猫双 11 发布会就清楚宣告了今年会有三个关键变化:升级为大消费平台、AI 全面落地、淘宝闪购首度全面参与。
在这股追求高质量增长风潮下,上述报告总结也提到,今年的双 11 不仅是消费力的集中释放,更是零售生态与技术融合的一次深度变革。
消费方便实惠,选择丰富多元,背后是创造双 11 的淘天带头改造双 11,由此诞生的一系列“洗练”体验,让购物节似乎又回归到它为用户创造“普惠”的初心。而大促发生这样的转向,亦为新消费环境对应的新经营范式提供了一个样本。
01、“一简一丰”,回应真实消费需求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 2024 年中国消费者双 11 讨厌遇到的套路中,“先提再降价”与“虚假折扣”占比前二。
双 11 多年发展下来,诞生了“满减、券、凑单、预售、尾款、直播掉落”诸多促销机制,用户要在层层叠加的规则中寻找“真实惠”,对商家,这套机制则需要更多的配合和监控环节,也拉高了管理成本。
大多数平台都发现复杂玩法对增长无益,只会徒增用户疲惫感,因此选择在流程上删繁就简。
于是今年,“一件直降”“官方立减”成为多数平台的主打。淘天这边规则更精炼,变革也更为彻底,官方立减 85 折基础上,叠加无门槛 9 折消费券、万元品类券等多重权益。
![]()
消费者无需再比较不同店铺的满减规则,只看一句话就能读懂今年玩法:8 点前领券、8 点后下单。这种“直给”式的优惠,让消费决策变得前所未有地简单和确定。
与“简化”对应的是,消费选择变得更“丰富”。
即时零售入局,让“近远场电商联动”在这个双 11 得到充分检验。远场供给已有基础、近场能力崛起、双 11 流量高度集中、履约能力被充分调动——基于这些前提,年度大促成为新模式落地的关键节点。
淘天是充分满足以上条件的一例典型。据此前财报电话会,淘宝闪购目前的日订单峰值达到 1.2 亿单,8 月的周日均订单量达到 8000 万单,同时闪购整体的月度交易买家数达到 3 亿,对比 4 月之前增长 200%。运力规模方面,闪购的日均活跃骑手已经达 200 万规模,对比四月增长 3 倍。
在宣布淘宝闪购全面参与双 11 后,10 月 15 日的首日数据就能看到相应的成绩。
淘宝闪购在全国 270 个城市夜宵订单量同比增长超 200%,超市便利订单增长 670%,饮品、烘焙、水果生鲜等品类均实现 2 倍增长。这是场景层面的选择拓宽,与之伴随的,是品牌接入闪购服务亦获得了生意新增量,3C 数码、个护、服饰等行业品牌在淘宝闪购的成交与去年同周期相比增长超 290%。
增长潜能吸引品牌加入,由此丰富供给,又带来新的增长刺激。淘宝闪购于五一期间上线以来,陆续有 40 万家品牌门店入驻,实现“分分钟送达”。其中不乏 vivo、美的、追觅、迪卡侬等各行业顶尖代表。目前,已有超 400 万家本地生活服务商户接入淘宝闪购,在双 11 电商大促中寻求新的季节性增长突破。
“一简一丰”,正好对应了消费者对大促的两个核心诉求:更易理解、更好体验。
规则简化不是退化,而是市场成熟的表现——平台靠真实惠留人而非“计算游戏”。要知道,电商行业过去普遍采用下单 GMV 或支付 GMV 为考核指标,而淘天从今年 618 开始就在主动披露剔除退款后的 GMV 情况,双 11 亦如是。机制与运营策略都做了对应精简,就等于同时“解放”了买卖双方。
同样,“丰富”回应的是用户期待的变化。满足基础购买需求后,当前的用户更看重“体验”“场景”“即时满足”“多样选择”。对于淘天这类早已于远场电商做到“琳琅满目”的行业头部,升级为大消费平台则意味着不仅是“卖货”,且已经进化为“满足用户多维消费需求”。
02、AI 登上大促“C 位”
传统电商竞争中,技术大多体现在后台流程:例如算法分发、物流调度、库存预测模型等等。这些技术固然对降本增效和优化用户体验大有助益,但普通消费者往往是感受不到的。
因此,当 AI 从探索进入规模应用阶段,这一具有大众知名度的科技名词落地,也让技术变得“显性”——不再是一条隐蔽的增长线索,消费者和商家都能直观感知到 AI 带来的体验革命。AI 自然成为电商差异化和突围之关键。
比如用户的促销疲惫问题,不止是大促期间拒绝参与复杂折扣计算,在商品选择异常丰富的当下,从巨量信息中提炼消费决策足以让人感到负担。
为此,今年双 11 淘宝六款 AI 导购产品连发,包括 AI 万能搜、AI 帮我挑、拍立淘、品类清单、AI 试衣、AI 清单。从多个场景切入去解决这类问题。
“Al 万能搜”是今年 8 月已全量上线的搜索产品,基于大模型的“深度思考”和“联网搜索”能力,通过对话形式,从用户购物需求出发,给到文字、商品、视频图片结合的答案。“AI 万能搜”目前通过首页搜索框点击对应 Tab 触发,解决的主要是购物攻略、口碑评测、优惠咨询等常见诉求。
“AI 帮我挑”也是一款搜索产品,但更强调商品推荐专业化、个性化。相比万能搜侧重泛消费知识攻略问答,“AI 帮我挑”则精研梳理和收束需求、提供决策指导。一个是提供消费灵感,一个在明确的购物意向下给到最终抉择建议。所以后者的交互形式也是更有针对性的多轮对话及文字与商品融合。
![]()
淘宝将此类导购场景区分得很细。
“品类清单”位于主页搜索,自动生成基于全网口碑的推荐,并实时解答购物问题。“AI 清单”则基于用户偏好,主动向其推荐个性化商品清单,并通过对话实时补充调整。拍立淘是老功能升级为多模态 AI 搜索,再加上同款价优、同类商品推荐。“AI 试穿”支持用户一键上身试穿,又是创新体验。
作为淘宝的另一大客户群,商家也获得了趁手的工具。在持续探索 AI 提效的基础上,本届双 11 AI Agent 已然深入到商家日常经营的多个环节。
一个中控式的全局管理工具是全面升级后的“生意管家”,配备 1 个“AI 店长”和 6 个“AI 员工”。以专为双 11 打造的 AI 店长“大促小助理”为例,它会在不同阶段为商家提供实时经营解读、诊断经营流失风险及挖掘新机会。数据显示,双 11 期间为商家生成 500 万条大促经营策略,平均帮助商家节省了 30% 工作量,效率提升 1.5 倍。
数据分析之外,营销有打磨已久的货品全站推;美工有 AIGC 源源不断的素材产出;客服有智能产品“店小蜜”自动化解决。AI 全面渗透进经营全链路,且成绩不俗。单 AI 客服一项,大促期间已累计接待 3 亿人次消费者,AI 全自动承接的占到 1 亿,帮助商家转化效率提升 30%。
近期,Open AI 推出的“即时结账”功能允许用户站内购买,让无数人猜测海外头部 AI 企业将如何与电商发生化学反应。而实际上,作为全球云计算巨头和 AI 基建先驱,阿里天然拥有淘宝这一全世界最大的 AI 应用场景,且已经过长线实践。
双 11 恰好提供了一个视窗,让我们看到头部玩家借 AI 对人货场的改造已经到了什么样的进度。用户增量见顶、流量成本飙升的环境下,“技术提效”几乎是必选项。而当电商从流量红利时代逐渐过渡至技术红利时代,淘天的 AI 战略正在将这股风潮推向转折点。
03、双 11 的二次定义,亦是电商的确定性未来
淘天围绕本次双 11 的三次改变,其实都为一个“大消费”概念服务,它代表着购物节不止于短期促销,更注重长期用户关系的运营。
当平台将视线放宽到“怎么让 AI 与服务深度协同”、“怎么用更广阔的消费场景承载品牌、服务、体验”,这亦是电商行业整体转向的缩影:从无限熵增回归商业本质——效率与体验。
典型案例如 88 VIP 及会员体系在大促中展现的,全域消费之枢纽作用。
双 11 周期内,88 VIP 进入闪购频道,有每日专享两个 5 折红包、可解锁折上再打 95 折等专属福利、搜索“闪购双 11”进入活动页面还能抢免单红包。另一边,在淘金币频道下单闪购订单,会根据消费金额赠送 500 - 1000 淘金币。
消费场景呼应,会员体系成为粘性工具,过往分散的场景和注意力被整合,一系列连贯的消费需求就都能成为增长触发点。这意味着,用户的每一次点击和消费,都不再是孤立的交易,而是在一个庞大而精密的消费生态中,持续累积信任与习惯的过程。
![]()
从业务表现来看,这确实给淘天整体生态带来了了历史性机遇。三季度淘宝闪购给淘宝带来 20% 的 DAU 增长,月活接近 10 亿创新高,直接吸引了潜在的 1 亿电商用户。这些都在双 11 通过会员体系、全域流通的淘金币等一系列举措转化成了电商增量。
而为了实现这一转向,淘天已经埋了足够长的伏笔。
88 VIP 从几个季度前就开始频繁进入阿里财报汇报口径,连续公布具体会员数量和增速,并将其视为"用户基本盘牢固"的标志。
直到年初外卖大战掀起,阿里果断推出淘宝闪购,拿下了瞩目的增长成绩。而后包括整合饿了么、飞猪进入电商事业群等一系列合纵连横,都有 88VIP 权益覆盖面扩大参与其中。事实证明阿里充足的弹药库搭配一个统摄全局的“大消费”概念,便足以启动新一轮增长引擎。
作为 AI 技术的底座,阿里云更是有充足的技术积淀和领先优势。今年云栖大会吴泳铭关于超级人工智能 ASI 的演讲中,特别提到未来 AI 还将重构整个基础设施、软件和应用体系,掀起新一轮智能化革命。AI 会是一个暂时看不到天花板的长期投资。
当然,自外卖及其背后的即时零售成为电商“必争之地”,“大消费”所折射的生态协同理念现在是全行业的共识方向,头部玩家都在试图捏合其各自生态体系。比如京东以其供应链为轴心,试图搭建“吃、住、行、服务”的全域零售生态;以及美团从近场切入远场,美团闪购也试图在双 11 加固其即时零售心智。
不过共识之下,就像 17 年前淘天通过首创双 11 定义了“互联网促销节”的模型,让无数消费者和商家受益,而今淘天用又一个“重构”的双 11 再度站在了风口的最前沿:满足更多消费场景的需求,承载更完整的生活流。
*题图及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