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州古道寒风刺骨,被废的皇帝李显抱着刚降生的女儿,把身上仅有的紫袍脱下来裹住她。
孩子冻得发紫,李显随口叫她“裹儿”,这个后来大名鼎鼎的安乐公主,就此开启了既风光又血腥的一生。
![]()
没人能想到,当年被父亲用体温呵护的女婴,日后会用毒药终结父亲的性命,用丑闻玷污皇室尊严,最终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溺爱喂大的野心:长安城里的特权狂花
李显在流放路上吃尽了苦头,对这个在患难中降生的女儿,他满心都是亏欠。
从小到大,安乐公主想要什么,李显从不会说半个“不”字。
![]()
这种无底线的宠溺,慢慢养成了她骄横跋扈的性子,也让她对权力产生了极度的渴望。
回到长安后,安乐公主的美貌传遍了全城,史书里说她“殊秀辩敏,光艳动天下”,走到哪里都是焦点。
有了父亲的撑腰,她的行为越来越出格。
她想要皇家的昆明池,李显没答应,她就强占百姓的田地,自己凿了个“定昆池”,规模和规格都照着昆明池来,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哪是公主,简直就是个横行霸道的豪强。
不光如此,她还搞起了“卖官鬻爵”的勾当,发明了“斜封官”。
![]()
只要有人拿出三十万钱,不管是什么身份,哪怕是屠夫、酒保,都能拿到她私下授予的官职。
这些官员的任命文书不用经过正规流程,只用斜着封好交给吏部就行,朝堂秩序被搅得一塌糊涂。
为了做一件百鸟裙,她派人搜遍山川河谷,把能找到的珍禽异鸟都捕来取羽毛,一时间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如此看来,安乐公主的奢华,全是建立在百姓的痛苦之上。
特权尝够了甜头,安乐公主的野心越来越大。
![]()
她不光要物质上的享受,还盯上了权力的核心,甚至不惜突破人伦底线。
她嫁给武崇训后,居然和丈夫的堂弟武延秀私通。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母亲韦皇后也和武延秀有染。
母女俩共享一个男人,这样的丑闻在宫廷里传得沸沸扬扬,李显却只是“笑而了之”。
这根本不是简单的情欲失控,而是一场赤裸裸的政治交易。
![]()
武氏家族是武则天留下的势力,韦后想借着这股力量巩固自己的地位,安乐公主则想通过武延秀插手军权。
在权力面前,道德和人伦都成了最廉价的牺牲品。
毒刃弑父终反噬
武则天称帝的例子,在安乐公主心里埋下了种子。
她公然要求李显立自己为“皇太女”,想以后继承皇位。
李显笑着拒绝了,说皇位向来是男子继承。
没想到安乐公主当场就哭着摔了杯子,大喊“阿娘能垂帘听政,我为什么不能登基”。
![]()
被拒绝后,安乐公主把怨气撒到了太子李重俊身上。
她经常当众羞辱李重俊,骂他是“奴才”。
李重俊实在忍无可忍,发动了兵变,先杀了武三思和武崇训,然后直奔内宫想杀安乐公主。
可惜兵变最终失败,李重俊被杀时才二十二岁。
本以为经历了兵变,安乐公主会有所收敛,没想到她反而趁机收编了武氏的残余势力,权势比以前更大了。
权力就像烈酒,让她越喝越上瘾,也越来越贪婪。
![]()
她看着龙榻上日渐衰老的父亲,心里生出了一个恶毒的念头:只要李显还活着,她的皇帝梦就永远只是梦。
无奈之下,她和韦后合谋,在一盘胡饼里下了毒。
李显吃了几块后,很快就腹痛如绞,当晚就暴毙了。
那个曾经在流放路上用体温给她暖脚的慈父,到死都没明白,自己疼了一辈子的女儿,竟然会亲手杀了他。
《资治通鉴》里明确记载,是韦氏和安乐公主弑杀了中宗,上官婉儿也在墓志里隐晦地提到“中宗遇鸩”。
![]()
李显死后,韦后秘不发丧,赶紧立了十六岁的李重茂为傀儡皇帝,自己当起了皇太后,临朝称制。
安乐公主则拿到了“皇太女”的印信,开府办公,和韦后一起掌控了朝政,史称“母子专制”。
她们还列出了一份清洗名单,想把太平公主、李旦这些反对她们的人都除掉。
可她们没想到,报应来得这么快。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早就察觉到了危险,联手发动了唐隆政变。
一天夜里,万骑禁军从玄武门攻入皇宫,鼓声震天,火光映红了整个太极殿。
韦后吓得仓皇逃跑,最终被士兵斩首。
![]()
安乐公主披头散发、光着脚躲在西厢的帷幕里,还是被士兵拖了出来。
她临死前还大喊“我是天子的亲女儿,放我一次,我让你们世代富贵”,可话还没说完,刀就落了下来。
那颗曾经让长安公子们魂牵梦萦的头颅,滚落到御阶下,上面的珠钗还在轻轻晃动。
她的尸体被扔在集市上示众三天,百姓们都争着扔瓦砾砸她。
曾经“光艳动天下”的唐朝第一美人,最终成了乌鸦啄食的残肉。
朝廷下旨,把她废为“悖逆庶人”,抹去了她的宗籍,连名字都不许写进皇家玉牒。
![]()
从684年房州古道的紫袍裹身,到血溅御阶的悲惨结局,安乐公主的一生只有二十五年。
她的悲剧,一半源于父亲无底线的溺爱,一半源于自己对权力的无限贪婪。
李显想用溺爱赎回流放岁月对女儿的亏欠,却忘了帝王家的亲情从来都不简单,任何偏私都可能动摇江山的根基。
安乐公主并非天生就是蛇蝎心肠,只是在一次次的纵容中,她只看到了权力的锋利,却没人教她敬畏权力。
她用父亲的血浇灌自己的皇帝梦,最终也被权力反噬,落得尸骨无存的下场。
![]()
考古学家在长安城西挖出过一块残碑,上面刻着“裹儿”两个字,旁边还有鸩鸟的纹路,有人猜测是后世文人立的。
毫无疑问,安乐公主的故事是大唐历史上一道刺眼的伤疤。
它警示着世人,美貌和权力本身没有对错,但失去了道德的约束和对规则的敬畏,再美的容颜也会被欲望玷污,再大的权势也会化为泡影。
那个被紫袍裹大的女孩,最终在自己点燃的火焰里,烧成了灰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