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粤港澳大湾区首次以联合承办者的身份拥抱十五运会,这场体育盛事超越了竞赛本身,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试金石”。
作为赛事落地城市之一,汕头共承办群众体育女子五人制篮球赛、竞技体育女子手球赛以及冲浪比赛三项赛事。十五运会赛事落地汕头,是汕头跨城融湾的生动实践,对汕头来说也是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关键一环。
从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到城市治理的软实力,再到区域协同的深融合,一场以赛营城的实践悄然重塑着这座城市。
赛事带来的不仅是短暂的热情澎湃,更是城市能级的跃升。从厦深铁路贯通到汕汕铁路通车,从粤东城际铁路“一环一射线”到漳汕铁路全线开工,一条条铁轨如同血脉,将汕头与大湾区的时空距离不断压缩。这些工程不仅是赛事期间人员往来的保障线,更是汕头融入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的关键抓手。
与此同时,以赛建城的逻辑正向以赛营城深化。在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原则要求下,十五运会超过九成的比赛场馆由现有场馆改造而来,并在全运会史上首次实现不新建任何大型场馆。
为迎接十五运会专业赛事,汕头的潮汕体育馆、汕头体育中心体育馆等一批场馆焕新升级,其价值不止于以硬核品质承接顶级赛事,更在于以“免费+低收费”的模式长久地向市民敞开,标志着场馆功能不仅为赛事专用,更是全民共享,无不体现“赛时服务竞技、赛后惠及全民”的智慧。
将赛事筹备转化为民生实践,让文明成为汕头融入大湾区的隐形资本。115个“口袋公园”和19.45平方米的人均绿地,让“推窗见绿、出门见园”成为市民的生活日常;新晋“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与城市107万名志愿者的微光,共同构成了赛事的暖心底色。
当环卫工人与志愿者穿梭于景区引导文明,赛场上的志愿者用贴心的服务让文明观赛可触可感,汕头展示的不仅是办赛能力,更是一种能与大湾区价值观共鸣的城市精神。
融入大湾区并非单向奔赴,而是双向赋能。通过赛事承办,汕头既能学习港澳的国际化运营经验,又能以潮汕文化、侨乡资源反哺湾区多元性。从体育场馆、城市空间到交通设施,一项项功能升级如彩蛋般埋入城市肌理,也让办好十五运会与启航“十五五”实现同频共振。
从织密交通路网到夯实民生基础,从赓续文脉到传递文明,汕头正以跨城实践诠释融湾内涵。当汕头的烟火气与湾区的创新流相互交织,一座活力之城便真正生长于人民的期待里。
信息来源:南方日报、南方+
编辑整理:濠江宣传
关注濠江宣传
了解濠江,爱上濠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