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咱们在讲俄军“废土风”车队进入红军城时曾说过,现如今这种使用民用车辆的情况在前线是比较常见的。
这倒不是说俄乌两军已经没有军用装甲车辆了,而是在红军城前线双方的无人机活动太过活跃,装甲车过去也会被轻易干掉。

相较于损失宝贵的装甲车,倒不如开些一次性的破车或者比较灵活的摩托车进去,反正损失了也不心疼,紧急时跳车也更方便。
![]()
而最近俄方公布的一条无人机视角的视频,就可以体会到在红军城战区来往的困难了。
![]()
这条视频的内容是两架俄军无人机“巡视”前线的视角,地点就在红军城——季米特洛夫——罗金西克之间的“三角地带”路口区。
该区域大体上也就是当前俄军“包围圈”尚未物理合拢的位置,而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之所以在物理包围圈尚未形成时就说围住了乌军,主要原因就是俄军的无人机部队和炮兵,对这块的封锁力度极大。
这种封锁的力度远非2022年北顿双子城之战时期和2023年阿特木斯克战役时期可比,因为当时俄军还只能用炮兵去随即打,现在则是大量的无人机来往其间。
![]()
据乌军负责红军城战区的第7空突军团统计,该部在10月时击落/迫降俄军无人机达3458架。
光是乌军打下来的无人机就有此数,那俄军的使用量又有多少呢?
所以在上述两条无人机“巡视”的路线上,就拍到了40多辆可辨识的装甲车残骸,另外民用载具的残骸也有至少40多辆。
![]()
而这两条路线加起来的长度只有7公里多,也就是说在这么短的路线上,能拍到的载具残骸就有将近100辆之多。
因为季米特洛夫的平民能走的基本上早都走了,不撤的一部分也是在等俄军,所以这些路线上的民用车辆可以说都是乌军在用。
![]()
![]()
![]()
![]()
而从这些民车的使用情况也可见,乌军其实跟俄军也一样,区别只是乌军车辆没有那么“废土风”——比如乌军通常不像俄军那样对民车进行切割、拆门等操作,但这样的话会导致在跳车时略微慢点,慢这么一点有时候就是生死之别。
在民用载具之外,乌军为了增援前线也确实下血本出动了不少正规载具。
其中可以辨认型号的有:
![]()
2辆斯特莱克装甲车、3辆MaxxPro防地雷反伏击车、4辆悍马、4辆M113装甲车、1辆M577装甲指挥车;
![]()
![]()
![]()
6辆加拿大造“参议员”装甲车、4辆土耳其造“刺猬”防地雷反伏击车、2辆瑞典造BVS-10全地形装甲车、1辆波兰造Oncilla装甲车、1辆英国造轻型装甲车;
![]()
1辆BTR-4,以及其他16辆乌克兰制造的轻型装甲车。
以上就已经是45辆装甲车了,当然型号比较杂乱,显然是多支部队往来的结果。
![]()
比如其中的斯特莱克装甲车来自第82空突旅,BVS-10全地形装甲车来自第38陆战旅,BTR-4则大概率是第95空突旅的装备。
很显然,乌军主要使用轮式车辆过来是想沿着公路快进快出,但即便如此还是被打了一路。
而且从俄军无人机视角来看,乌军其实是在主要路线上安设了防无人机网的。
![]()
![]()
![]()
但这种道路防护网在次要方向,或者说大后方还有些用,在前线战区很容易被炸开,并不能起到防御无人机的效果。
当然,该通道的防无人机网也可能早就安设了,只是如今这里成为了前线,无法再发挥作用而已。
而随着一系列车辆被击毁于公路,乌军新的车辆来也跑不快,尤其是在一南一北两个路口区,乌军损失了两大片载具。
![]()
![]()
![]()
俄军显然专门有无人机盯着这些路口,乌军既清理不了残骸,新的车辆过来又会被狩猎,所以废车便越来越多。
在如今的这种无人机打击力度下,乌军很难再有车辆冲进这个三角区了,而在季米特洛夫被包围的乌军,理论上只有徒步渗透突围的可能。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整个红军城战区的范围很大,这里只是三城之间的一段路内乌军折损的载具。
![]()
如果放大到整个战区,乌军被击毁的载具又会是怎样的数量级?
所以这也是红军城内的俄军其实以数量计并不多,但乌军就是无法将其消灭,并守住现有阵地的原因。
因为外面的乌军很难进来,侥幸能进城的也只是少量人员,还带不了太多补给;而城内的守军,又被分割到了若干个据点内,因为补给缺乏的缘故,只能蹲守而无法出击。
最终乌军的力量就越来越少,俄军的控制范围就越来越大,红军城就这样慢慢地被挤占。
而季米特洛夫方向,由于乌军面临的困难也一样,所以在俄军对城区也发起渗透挤压战术的话,差不多也是红军城这样的情况。
![]()
所以我们就会发现,如今的城市战跟以往的阿特木斯克时期大不一样,跟阿瓦迪夫卡时期也不一样。
在这种新的城市战样式下,要更多地注意到强大的无人机部队对战区的封锁能力;像乌军目前很难进城的局面,就是这种失败的具体体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