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简单看下前情提要吧。当时很多家长也都很关心此事,都说应该重罚。
1.2025年9月15日“绿捷食品安全事件”前情提要
2025年9月15日,有上海市民反映,由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供应给多所学校的午餐菜品“虾仁炒蛋”存在异常问题。
- 问题发现: 当天上午,绿捷公司驻静安区某小学食堂的厨师和经理在处理虾仁时,未经清洗直接焯水,发现锅中出现两条虫体。
- 公司不当处理: 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某华在得知情况后,虽然要求销毁已配送至全市211所学校的同款虾仁,但并未如实上报。他统一口径,对外谎称问题为“虾肠外溢,有泥沙”,并指示相关人员删除证据、更换手机,企图隐瞒真相。
- 网络舆情: 同时,有网民(据后续调查为某中学学生)在网络上反映该公司的虾仁“有臭味”,并附有学生挑拣食物、扇鼻子等照片或视频,引发了公众和家长对校园餐安全的广泛担忧和质疑。
这一事件在当天迅速成为社会焦点,直接促使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成立调查组,介入调查,从而揭开了绿捷公司背后更严重的食品安全和违法经营问题。
简单来说,9月15日是事件的爆发日,市民反映的“问题虾仁”是引爆整个事件的导火索。
2.2025年11月14日 上海市“绿捷食安事件”调查组处理结果
时至今日,在广大家长的焦急等待下,上海市“绿捷食安事件”调查组已发布了正式处理结果,下面直接挑干的给大家说。
一、 事件定性:这是一起严重的、系统性的违法犯罪事件。
- 不仅是单一的食品安全事故,更涉及有组织的瞒报、销毁证据、串通投标(“围标”) 等多重违法犯罪行为。
二、 处理结果:顶格处罚,追究刑责。
- 对公司: 拟吊销绿捷公司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使其彻底出局。
- 对责任人: 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某华等8名责任人已被执行逮捕,将追究刑事责任。其他责任人员被处以行业禁入等处罚。
- 对监管部门: 对履行监管不力的上海市教委、市场监管局、闵行区政府等相关单位的分管领导进行了问责处分。
三、 应急处置:政府接管,确保过渡。
- 由市属国企光明食品集团 临时接管全市484所学校的供餐业务,确保学生就餐不受影响,实现平稳过渡。
3.我们家长的期待是什么?
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孩子吃进嘴里的每一口饭是否安全、卫生?
这就是我们家长的底线,一定要达到最基本的校园餐“干净、无毒”。要达到这个底线应该不难吧,这也是每家餐饮企业要做到的最低准则。
我们无法接受任何可能危害孩子健康的行为。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不仅要严惩过去的错误,更要共同建立一个让每一位家长都能放心、看得见、能参与的校园餐监督体系,确保孩子们的每一餐都安全、温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