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又到一年丰收时。广德市邱村镇赵村村的黄栀子基地迎来了30天的采摘期,漫山遍野的栀子树上,一颗颗金灿灿、饱满浑圆的果实压弯了枝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村民们穿梭在黄栀子林中,忙着采摘、搬运新鲜栀果,田间地头满是忙碌与喜悦。
“黄栀子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中药材,日常管理相对粗放,但效益可观。亩产量大约在700到1000斤左右,今年地头收购价稳定在6元/公斤。”基地负责人樊龙昌指着满山的“金果果”介绍道,“这些栀果主要销往河南的生物科技公司,作为天然色素的优质原料,需求很稳定。”
![]()
黄栀子基地迎来采摘期。
2013年,樊龙昌流转村集体林场800亩,创办广德龙昌中药材种植家庭农场,规模种植黄栀子。近年来,樊龙昌与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既得到技术上的指导,又打通稳定销售渠道。预计今年总产值将超过百万元,黄栀子真正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黄金产业”。
小小黄栀子,浑身都是宝,不仅让种植户尝到甜头,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每到采收旺季,基地吸纳上百名村民务工,其中多为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妇女,他们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
黄栀子基地迎来采摘期。
“采摘计件,每斤五毛。我一天能挣150元左右嘞!”村民殷大妈边采边说,“关键在家门口挣钱,不误照顾家,这份收入很实在。”
黄栀子的“甜头”贯穿四季:春夏花开,漫山如雪,清香四溢,吸引游客观光“打卡”,带动乡村旅游;秋冬果熟,硕果变现,为农户带来真金白银。
![]()
黄栀子基地迎来采摘期。
赵村村黄栀子基地的兴旺,是邱村镇盘活林业资源、探索绿色发展的缩影。近年来,赵村村积极引导林权流转,鼓励农户与社会主体通过租赁、合作、入股等形式,集中连片发展林下复合经营,大力发展青梅、脆柿等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以林养产、以产富农”的乡村振兴新路,让荒山真正披绿生“金”。(赵村村 雷霰霜 文/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