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秦朝的覆灭,至今仍有人对此表示惋惜。而秦朝的覆灭,其中最关键的一个人物,就是赵高。正是由于赵高陷害忠良、指鹿为马,被后世称之为古代皇朝第一个奸臣。赵高的无底线权谋和他对历史的破坏性影响,至今都是被人们讨论的话题焦点。
世人对赵高的看法,其实都是针对他“黑化”之后的形象,然而,很多人可能很少去研究过他的过去。如果当你了解了赵高的过去,就不难发现,赵高原本是个可怜之人,只是没想到他后来完美诠释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按照《史记》记载,赵高出身“隐宫”。为什么赵高出身隐宫呢?因为他的母亲犯了重罪。用司马迁的话说,赵高原本应该是一个“世世卑贱”的人。
![]()
按照周朝的分封制度,平民是没有逆袭的机会的,即便到了战国时代,依然如此。然而,自从秦孝公开启商鞅变法以后,在秦国,平民有机会逆袭,而逆袭之路通常有两条,第一条就是为国家建立军功,第二条就是为国家发展出谋划策或者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那么,赵高究竟做了什么,让他能够成功逆袭的呢?
按照《东周列国志》的记载,荆轲刺秦的时候,秦王嬴政准备拔剑斩杀荆轲,然而秦王剑身长八尺,拔不出来,正在危急关头,小内侍赵高急中生智,大声提醒秦王嬴政,“大王何不背剑而拔之?”于是,秦王嬴政将“把剑推在背后”,拔了出来,“便直前来砍荆轲,断其左股”,最终“左右争上前攒杀之”。按照这种说法,赵高是因为救了秦王嬴政的性命,因此进入了秦王嬴政的视线。
![]()
虽然对于赵高的能耐以及是如何早期逆袭的,没有史料记载,但是从史料中,发现了几个关键信息,第一个是“中车府令”这个职务,第二个是书同文时赵高撰写的《爰历篇》,第三个是教公子胡亥律法。这三个信息,如果拆开来看,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反推,就知道赵高年轻的时候,究竟经历了什么。
担任中车府令需要具备什么硬性条件,比如需要能够统筹车马调度,确保宫廷出行安全高效,需要精通驾驭马车、驯马等技术,需要掌握律令,处理车马相关事务的时候,符合朝廷的礼仪规范。从这可以推测出,赵高能够担任中车府令,是必须具备这些条件的,毕竟,在秦王的王宫,是不养闲人的。能够作为书同文的文字规范书写者,那么,书法自然是不错的。能够教胡亥律法,说明对秦律十分娴熟。
![]()
结合《史记》的所载和《东周列国志》的演绎,不难发现,赵高从出身隐宫,逆袭成为秦王近臣,不可能是一个没有本事的人。而赵高究竟有什么本事,结合起来,可以归纳为这么几:1.拥有过人的记忆力,能够对秦律十分熟悉;2.对车马具有精湛的驾驭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臂力;3.对书法颇有造诣;4.机智,有十分敏锐的洞察力;5.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6.熟知古代历史。这样看来,赵高从一个卑微的隐宫刑徒,能够具备这些能力,足以说明赵高年轻时,十分刻苦,十分勤奋,以及对成为“屠龙少年”的强烈渴望。
由此可见,赵高的前半生,相当的励志!一个出身社会底层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自己几乎锻炼成为一个“全才”,付出了多少勤劳,可想而知。然而,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前半生作为励志典型的“屠龙少年”,最终变成了“恶龙”。其实,赵高之所以后来变坏,还是在于没有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让赵高尝到了权力带来的快感,从而逐渐膨胀,最终导致权力欲望失控,连自个儿都不认识自个儿了。
【本图文由“尚书台”新媒体原创出品,作者金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翻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