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弘扬抗战精神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举行

0
分享至

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主动扛起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的时代使命

——弘扬抗战精神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在三峡大学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刘军蓉 柳欣月)11月8日,“弘扬抗战精神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在三峡大学举行。 来自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湖北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的40余名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峡江大地,共探抗战精神的时代传承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



三峡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锐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表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不竭动力。作为人才培养和理论创新的主阵地,高校应主动扛起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的时代使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引,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培育更多时代新人。

开幕式由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孝红主持。

主旨报告环节,专家学者们聚焦核心议题深度分享。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良书立足唯物史观视角,系统阐释了抗战时期人物与事件历史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时代价值,为客观认识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理论遵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春玺深入剖析了斗争精神与抗战精神的内在关联,为新时代传承革命精神、应对风险挑战提供了实践思路。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熊友华聚焦高校思政课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问题,探讨科技赋能背景下思政课教师能力建设的新路径,为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注入前沿视角。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授彭慧敏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五课联动·四域融合”模式为例,分享了将抗战精神转化为思政教学实效的鲜活经验,引发与会者广泛共鸣。



论坛设置两个平行论坛,与会专家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抗战精神的当代价值阐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与人才培养”“强国复兴征程中的高校使命担当”等核心议题展开研讨。学者认为,新时代弘扬抗战精神,要深刻把握其蕴含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将其与思政课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深度融合,转化为推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峡大学党委宣传部、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院、三峡大学期刊社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共百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资讯 incentive-icons
人民资讯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488002文章数 560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